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教学目标1.认识“称、象”等13个生字,会写“再、象”等6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谈话式导入1、老师想问同学们,你见过别人称东西吗?用什么来称?称过什么?出示课件。你觉得大象能称吗?(板书:象)(指导写字:老师写,同学来说基本笔画。写完提醒:口要写得扁而且长,第六笔撇对准上面横撇的收笔处起笔,要斜穿扁口撇出,弯钩要有一定的弧度。书空一遍,在书上的田字格照写一遍。)到底能与不能,我们学习完课文就知道了。2、齐读课题。你还想知道关于称象的哪些问题?大象是从哪儿来的?课文中是如何描写大象的?人们想出的称象方法有哪些?曹冲的称象方法是什么?二、初读课文1、复习词语大官曹操腿柱子议论一杆大秤宰割一艘船舷下沉微笑果然2、现在老师要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希望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三、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1、课文中写的大象跟你看到的一样吗?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比较像和象尝试说比喻句大象又高又大,所以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用一边----一边----说话比较句子:像这么大,有多重呢?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到底”一方面说明大,一方面说明大家很想知道。齐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一下大象的特点和人们心里的疑问。2.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便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1)官员们想用什么办法称象?(2)曹操听了他们的称象办法后是什么态度?为什么?四、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1.师过渡:官员们提的两个办法都不好,曹操不同意,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他是怎样说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2.默读课文,标出曹冲的这个办法是分几步、用几句话说清楚的?学生交流:(1)第一步:板书:上船、画线)在哪画线?用投影片演示。·再仔细读这一句。生: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3)接着,老师用“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后接着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停止装石头”、“最后怎么知道大象有多重”等问题,诱导学生读懂曹冲说的四句话中的二、三、四句,并分别板书“上岸”、“装石头”、“沉到线”、“称石头”、“石头一共的重量=大象的重量。”4.在此基础上,老师用一组模拟物让学生演示曹冲说的办法。学生各自准备后让四名学生演示。大家读一句,该生演示这一句的内容。第三课时预设目标: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2、熟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2、知道“才”在句子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板块一: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1、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谁能读出来?2、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3、朗读指导。板块二:1、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曹冲提出的称象办法是用四句话说清楚的。你能来复述一下吗?(准备三分钟后在小组中复述,然后再请几个学生全班交流)2、这四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又一句接一句说,连起来说明了一件事。现在我们来学习用这种方法说话。请你们分别用“关”、“洒”、“扫”说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分层练习:用自己的话写写曹冲是如何称象的.或者:用“关”、“洒”、“扫”写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