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培训.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培训.doc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培训.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培训任务型教学(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approach)指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实施第二语言教学的途径。这里的“任务”并非语言问题,而是有待学习者用目的语去解决的交际问题。任务型教学从促进“学”的角度设计课堂,认为:促使第二语言习得的实质性条件是:接近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丰富大量的目的语输入和语言实践,以及由此产生的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意义协商。“任务”被视为创造上述条件的有效媒介物。任务型教学主张: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传授性的,而是经历性的。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一样重要。因此,任务型教学特别强调“做中学”,在“用语言做事”中让学习者获得丰富的目的语体验,自我建构起对目的语语言系统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任务”使得教学活动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从而能够突出意义的第一性,有效避免语言学习为形式而形式;又由于强调“任务”要与真实生活中的交际任务在一定程度上相似,“有某个交际问题要解决”,任务本身具有了真实言语交际的诸多特征,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任务型学习的研究在国外己有了二十多年的历史。80年代初,勃雷泊从教学的角度提出了任务型学习的基本理念,随后人们对任务型学习进行多维的研究,涉及任务的各个层面,包括任务的界定、任务的选择标准、任务的排列、任务学习的模式、情感与任务、认知与任务、交际与任务。可以说,任务型学习与教学的研究己进入了成熟阶段。多种观点和多种视野的协调与碰撞使我们对任务型学习的本质的了解和思考更加透彻。现在,国外任务型学习的研究己开始涉足社会文化领域,这为我们的任务型学习研究开拓了一块充满希望和更具挑战的领地。在国内,任务型教学的研究还是处于起步阶段。2001年,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正式提出了任务型学习的理念,从而掀起了任务型教学研究的改革浪潮。人们开始介绍国外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并把这些任务型教学模式移植到国内的课堂。国内的任务型教学实验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小学进行的,而在大学进行实验的案例还不多。动机是影响学习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持久性以及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研究任务型教学与学习动机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来自济南大学2005级心理一班和汉语语言文学一班的学生。作者通过根据Gardner的动机问卷设计的调查问卷来收集数据,然后用社会统计科学软件包11.5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对所得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为了对比实验的效果,作者选了心理一班为实验班,汉语语言文学一班为控制班。心理一班采用任务型课堂教学,汉语语言文学一班控制班采用传统PPP教学法。整个实验持续了一个学期。实验有前测和后测组成。前测的目的是了解当前大学生的习动机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后测目的是检验任务型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何影响。调查问卷的前测结果显示了两个班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存在差异,学生对英语学习持否定态度;他们的学习动机强度不强、缺乏正确的成败归因、课堂焦虑高、缺乏自信。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获得证书和将来有份体面的工作。实验后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了两个班的差异,具体表现在:1)在传统PPP教学中,以内容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任务型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任务的提供者,学习的促进者,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学生的学习动机明显提高。2)在传统PPP教学中,由于缺乏有意义的语言运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发生,课堂井然有序,学生之间没有互动: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学节奏松弛有度,活动多样,课堂气氛浓厚。3)传统PPP教学与任务教学相比,学生的外语学习情感态度方面表现出了焦虑、自信心差、自尊心弱、学习动机不强和学习自主能力弱,对成功失败缺乏正确的归因等特点。在任务型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之间相互信任,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完成学习任务而不必担心犯语言错误或遭到嘲笑。教师的职责是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应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的环境,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习得。任务型学习以积极的互赖,面对面的积极互动为特征,学习氛围民主、轻松、友好,学生之间相互鼓励,为达成学习目标而共同努力。任务型教学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历,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应用语言、参与活动、进行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降低了焦虑。任务型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但对他们的学习目标定向却没有影响。这是因为在中国英语是一门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英语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只是阅读和交流的工具。任务型教学的引入和倡导对改变我国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同时必须看到,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