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勤”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初步认识.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五勤”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初步认识.doc

浅谈“五勤”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初步认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五勤”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初步认识——班级管理小札记罗平健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的决策与管理、组织与协调、教导与服务的多重角色地位,决定了必须班主任具备一套符合社会、家庭等需要的角色行为。但长期以来,许多班主任却对自身角色及其行为要求缺乏自觉认识。因此,归纳并阐述班主任角色的具体行为模式,对于提高班主任的业务素质和班级工作管理水平都是非常重要。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其行为首先表现出的特点是:有理想,爱学生,能为学生的成长奉献出身心,具有做好自己班级工作的各方面的才能。那么,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采取怎样才能具备符合自身角色的行为呢?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及综合班主任工作的过程、方式及职业性质等特点,让我明白班主任应努力做到“五勤”——“足勤、目勤、口勤、手勤、脑勤”。具体如下:勤于深入学生的生活,即“足”。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班主任工作的实质,就是按照预定的目的,依据一定的原则、程序、方法、手段,对班级中的人、事、物进行计划和调控。而有效的计划和调控,必须建立在对班级及学生的了解和研究的基础之上。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那样,要想从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实践证明,班主任走进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有利于掌握班级总貌、特点及基本倾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同时,在与学生日常的实际接触中,班主任能及时地把握班级学生的动态,对班级新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及时予以具体的引导和控制。目前,不少学校在实施班主任管理的过程中,要求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到位”参与学生活动,并以此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其意义正在于避免工作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当然,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到位”决不是“走动式”的,而是与学生情感交流、对学生循循善诱的过程。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与过去的学生相比,心理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希望班主任和他们打成一片,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爱护和关心。班主任如果能抓住这一契机,深入学生,对他们充满热情,那么学生便会对班主任产生心理认同,“亲其师,信其道”,教育也便成功了一半。勤于观察,即“目”勤。班主任要获得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就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比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注意状况、情绪表现、答题的正误和角度、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活动能力、意志品质、个性倾向、人际关系和集体观念;在家访中了解学生的家庭表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等。全国优秀班主任毛蓓蕾老师从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露出的一丝怪笑,访到了该生与社会后进青年的秘密交往。姚亚平老师从家长为孩子系鞋带的极普通的小事,发现了独生子女教育的严重问题。可见优秀班主任总是一位优秀的观察家,不仅勤于用眼,善于观察,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或是极微小的情绪变化上,感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把握偶发事件的萌芽,及时采取针对性教育和防范措施。“目”勤也有助于班主任从观察量的增加上把握对学生质的认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个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事情上的表现不尽相同,班主任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反复观察学生相同与不同的方面,才能在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础上,从外部的种种表象中洞悉学生内心世界的本质,也才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进行“扬善补失”的教育。勤于捕捉与学生交谈的机会,即“口”勤。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从晓理、动情到导行的过程,理的阐发、情的表达、行的引导,往往要借助于语言“媒介”来实现。称职的班主任无不与学生有大量的语言交流。一方面,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口”勤可弥补眼观之不足,拓宽获得学生信息的渠道,避免了解学生过程中的“晕轮效应”;另一方面,“口”勤在说服、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能收到巩固和强化学生知行的效果。他们及时向学生传递社会的最新信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提出敏感的人生问题供学生思考,给学生以有益的忠告;或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才能予以肯定和赞赏,对偶发事件进行巧妙的引导。这些在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等诸方面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言传”而非空洞的说教,其熏陶和感染的作用是多方面而巨大的,切不可等闲视之。勤于用自己的双手给学生做出示范,即“手”勤。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是班主任,学生受班主任的影响也最大。学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只听其言,还会观其行。班主任只有用行动做出榜样,使学生“耳濡”和“目染”。久而久之,才能产生影响学生的巨大效能。如,学生大多有随手扔纸团、纸片的不良习惯,我既不批评,也不言语,而是躬身--捡起印有泥迹的废纸,送到教室后面的“卫生角”。勤于思考,即“脑”勤。“脑”勤乃“五勤”之首。班主任要将班内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处于不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