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案编辑最新精编.docx
上传人:Jo****6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全教案编辑最新精编.docx

安全教案_9.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全教案关于安全教案范文集锦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全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安全教案篇1教学目标1、树立爱护自己身体和生命的态度,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2、通过学习了解简单的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溺水的常识,知道简单的自救自护方法。3、通过模拟活动形成初步的自救自护能力。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情境导入,模拟活动。通过小红独自一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分小组模拟这一情境,由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2、探讨与研究。课前引导学生调查与家庭生活安全有关的事例及如何自护自救的方法,在课上交流自己知道的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3、分小组模拟四种情况,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1)燃气泄漏;(2)有人游泳溺水;(3)有人触电;(4)有人被开水烫伤。4、课后拓展,付诸于实践。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的因素,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加强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并为家庭生活中不安全的地方设计一些安全提示标志,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从理论认识转化为实践行动。教学过程(一)模拟活动1、情境引入。师:一天,小红独自在家时,有一个不认识的人敲门。那人告诉小红是她父母叫他来家里拿东西的,同时他还说出了小红父母的名字。小红没了主意。她应该让他进门吗?应该怎么办呢?请学生分小组准备,模拟以上的情况,想办法解决,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好。2、学生分成6个小组进行模拟活动。3、小组展示。第一小组:小红请他进来,因为他说出了她父母的名字,说明他跟父母很熟,应该没有问题。第二小组:打电话问一问父母,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如果是,就开门请他进来找东西;否则就不开门。师:如果小红找不到父母怎么办?而且他说事情很紧急,非要进来。教师及时肯定两位学生的意见,特别是后者,想得很周全。同时教师强调,只要是陌生人,就不能随随便便让他进来。(二)探讨与研究师:在生活中,除了刚才我们所遇到的安全问题,还有许多不安全的因素,你都知道哪些呢?为了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我在课前布置了调查作业:家庭生活中与安全有关的事例及如何自救自护。在课上,学生用自己调查到的资料发言,非常积极。分别说到了用电、使用燃气、防火、防溺水等与安全有关的事例。当学生说到车祸、过马路看交通信号灯、酒后不能驾驶车辆等与交通安全有关的问题,教师对此提出,交通安全是生活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交通安全有其特殊的地方,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但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安全问题,并具有防范意识。(三)全班模拟活动1、模拟活动。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抽题签,然后按照题签上的内容进行模拟活动,并找出最佳解决的方法。情境:(1)燃气泄漏;(2)有人游泳时溺水;(3)有人触电;(4)有人被开水烫伤。由于课前学生对意外事故的自护自救方法有所了解,在模拟中学生的解决方法大体上是正确的。2、小组汇报结果。(1)“燃气泄漏”和“有人被开水烫伤”的处理方法。学生说,在家里经常听父母讲,遇到燃气泄漏,一定不要惊慌,要首先关闭燃气开关,切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而且一定不能够使用明火,包括不能开灯、不能打开排风扇等。遇到有人被烫伤的情况,如果只是轻微的烫伤,被烫伤的范围不是很大,应该按照教科书上提示的方法:给被烫伤的部位冲冷水降温,缓解疼痛;涂抹小苏打水或烫伤药膏进行消炎、治疗。但是对于比较严重的烫伤,就一定要去医院及时诊治。(2)“有人游泳时溺水”的处理方法。学生展示的是马上跳下去救,理由是要“见义勇为”。对此有几位学生提出了不同意见:“不能跳下水去救,如果你不会游泳,会被淹死。”“如果水太急,我们太小,不仅不能救上溺水者,反而害了自己。”教师马上追问:“你们想得很好,如果你们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学生对此展开讨论,得出结论:“自己不能救,最好向大人求救,或寻找救助工具。”教师肯定其结果,并强调:“你们都是未成年人,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时,一定要注意逃生自救。”(3)“有人触电”的处理方法。当有人触电时,学生展示的是首先切断电源。但有学生补充说,他们做得不完全正确,切断电源不能用手,应用干木棍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教师肯定其回答,并进一步提出问题:“若是被高压线击倒,能不能用干木棍切断电源?为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后得出了结论:“不能。因为高压电会立即把木棍击穿,把救人者击倒。”教师强调:“遇到这种情况时,必须立即离开危险之地,并向电工求救。”3、遇到这些情况时,学生除了自我救护外,还应向大人求救。教科书连线练习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讨论,应该怎样保证报警内容的`真实性、报警语言的完整性,通过活动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学生讨论。在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