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精编.docx
上传人:一条****发啊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5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精编.docx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_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欢迎大家分享。《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会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大体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及王维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谈话: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吗?我们把一些让人高兴的好的节日称作(板书:“佳节”)边写边讲解“佳”字的字形、字义。齐读。2、看到“佳节”这个词,我们的心情一般都会(高兴),为什么?是呀,好的节日总是让人很开心的。3、但是,唐代有位诗人王维,却在重阳佳节的时候,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完成板书:每逢佳节倍思亲)。随机讲解“倍”字的字形字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就是:每当遇到美好的节日就会加倍的思念亲人。4、对于王维,你们了解吗?(补充:他的“山水田园”诗尤其出色。九岁时开始写作,被称为“神童”,15岁便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到长安求学。)5、明确学习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学习23课《每逢佳节倍思亲》,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主要任务是:学会生字,理解生词,把课文读通顺。二、民主导学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课文。请同学们打开书129页,根据要求自学课文。自学要求: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生词,多读几次,认清字形。2)、再次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桌或查字典。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4)、三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A、出示词语:每逢插佳节兄弟茱萸倍思亲手挽手思念重阳节独在异乡登高远眺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忆山东兄弟开火车读:每人读一个、一行、齐读(适时正音)B、蓝字要求正确认读,红色的字是要求记住字形的。通过刚才的自学,你已经记住了那些生字?告诉你的同桌(同桌互相交流)C、提问: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请你告诉大家。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记忆生字,提出个别生字的强调之处。重笔顺:最后三笔的顺序是,竖、横、横。读音:zhongchong选义:(1)重复(2)再(3)量词“重阳节”的重选(1)(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九为阳数,故称重阳,也叫重九。古时这一天有佩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驱邪避灾的习俗。采会意字幼与“幻”对比记忆等书空,描红D、出示生字:指名认读,还可组词逢插佳念兄茱萸独倍重挽眺扶携幼采忆E、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里,相信你们也能把它读好,谁愿意来试试,其他同学的任务也很艰巨,老师想请你们当小评委。读前提问,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朗读,相机指导、评价)F、再次认真齐读课文,注意把刚才读错的地方读准确。(及时评价表扬)G、快速浏览课文,把你刚才认为不理解的'词语问问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实在解决不了的,一会大家共同解决。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三种方法理解词语。如:扶老携幼:扶着老人,带着孩子。(将字面意思连起来,就是词语的意思)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据说可祛邪避灾。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了。到唐代就已经很普遍了。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手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向别人请教或查字典、资料)天各一方:两地相隔,非常遥远,不能相会。(联系上下文理解)4、请学生将故事短文与古诗对照起来阅读思考,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是古诗前两句的具体描绘,那些自然段是后两句的具体描绘。借助短文,理解诗句,初步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三、检测导结1、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共同学习,我们学会生字,理解生词,读通课文,谁来说说你学到了几种理解词语的方法。2、听写词语《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2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你都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吗?生:春节、端午、中秋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我们把一些让人高兴的节日称作(板书:佳节)师:看到佳节这个词,我们的心情一般都会?生:高兴,开心师:为什么呢?生:能收到压岁钱,有好玩的好吃的,全家能团聚在一起师:是呀!好的节日总是让人很开心的,但是,唐代有位诗人在某一个佳节来临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完成板书:每逢佳节倍思亲)。齐读课题。师:这句诗在哪见过吗?生: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一句诗。师:课前预习的真充分。(出示古诗)谁来读?你们知道吗?这首诗的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