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多篇)【导读】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白鹭的美――如诗如画如歌。2、品味好词佳句,鼓励学生谈自己独特的感受,学习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1、同学们见过白鹭吗?2、我们来看有关白鹭的录像,(播放白鹭的生活资料篇)。3、白鹭看似平常,可在郭沫若的笔下是一首精巧的诗。(板书:精巧的诗)4、仔细看看图,试着再读师1-5,试着自己描述白鹭的样子。(生答)5、刚才同学们都描绘了白鹭高贵、典雅的气质,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试着自己练读。6、谁先来试一下?哪一小节感受最深就读哪一节?7、看来,白鹭的外型已经吸引了你的关注。让我们再读师1-5.(读完后师述: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8、郭沫若先生对白鹭情有独钟,这让他关注白鹭的一举一动。请你读读师6-8,注意白鹭的生活习性,注意自己的感受9、自读完后交流:一生师6:先读给大家听,谈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因为白鹭站在清水田里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一生师7:认为这一段写得比较好。读给大家听,最后一句写得非常深刻。(人们说它是在t望,可它真的是在t望吗?)一生师8:读给大家听,然后说了自己的感受。(学生说到白鹭在低低地飞,悠然地观看这情景,是乡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10、师7:出示白鹭图,(同时音乐起)师范读师7看了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话想说?白鹭站在那儿,它想干什么?(有个学生说白鹭在为远方的朋友祈祷,有个学生说白鹭在欣赏太阳出来时美景,有个学生说白鹭在为朝阳添上一抹美丽的色彩……)这个孩子读,齐读师711、这么美的一幅情景,谁愿意为它取个名字?晨光下的天使(说理由)蓝天下的精灵(灵动的小鸟)把这种天使、精灵、灵动的小鸟的感觉读出来。12、还有什么画面给你感受深,让你心驰神往。师6:一生说,出示又一幅画。(白鹭站在清水田里钓鱼图)13、这么美的画,可惜缺少画外音。用你们的朗读配上画外音,试着读读看。(指名读)你的朗读让我沉醉,同学们满意吗?试着一起读。14、这么美的画,想不想为它取个名字?15、师8图画非常美丽,惊鸿一瞥。出示图:师读,拉得近些,多么具有诗意的画面,希望通过你们的朗读把这种诗意读出来。你为什么读是时候带着甜甜的微笑?生答:我想起了王勃的诗一句,落霞与孤婺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觉得人与自然、白鹭融为一体。师:不妨让我们再来感受一次。(读)16、让我们再次回眸,再去读师6――8(电脑出示刚才的三幅图)17、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再看白鹭各种图(生活习性)18、师:我听到了一声声惊叹,你们在惊叹什么?生:白鹭是一首歌,一首拨动我们心弦的歌生: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板书:韵味无穷的诗)19、师:自然界的什么动物曾经带给你神往,你们一定会说出很多,但一定会有它――白鹭(出示白鹭图与题目,读课题)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9篇相关文章:★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5篇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篇二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所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学法的精心指导,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的方面发展的效果比较显著。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收获不大,这就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教者教得费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白鹭》是一篇语言优美、行文诗化的教学文本,全文洋溢着诗情画意,这是一篇引导学生语言欣赏的好教材。我在和学生交流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实施了有效的教学。一、“画面题名”导入,先声夺人【师: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找出几幅优美的画面?如果给你看到的画面题名,那该用什么名字好呢?】启发学生说出“白鹭形巧图、垂钓图、t望图、低飞图。”然后借助多媒体展现四幅图,给学生欣赏。教学反思:课的伊始,其精彩的导入就好比小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符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美的散文。教者以给“画面题名”导入,恰到好处。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氛围,而且创设了“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思考的同时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这样的导入,展现了教学环节的新颖性,吸引学生、激起学习兴趣。每个学生会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二、紧扣四幅图,感受意境美。【师:你最喜欢哪幅画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细细品读,看看哪些描写使得画面如此生动,从而吸引了你。在你认为值得品味的词句下作上记号。】(学生自读后交流)1、启发学生说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