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施工方案根据青岛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测鉴定报告,我加固公司和设计院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综合观测系统岸基实验平台2#综合楼,半地下室B-D轴/1-3轴区域梁板进行设计和加固处理。一:对于加固区域首先对影响加固施工的地面砖,装饰等进行拆除,并采用脚手架支撑卸荷,按照现场及图纸实际情况搭设卸荷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小于1000mm,水平间距不小于1400mm,支撑与楼板接触部位设置木方,必须顶紧。二:在1-3轴/B-D轴之间新增一道250*500mm钢筋混凝土梁,先对新增梁(原砼)凿毛,梁顶板采用静立破碎开250mm宽洞口,便于浇筑,有利于梁,板有效结合一体。三:植筋:工艺流程:定位→钻孔→清孔→钢材除锈→锚固胶配制→植筋→固化、保护→检验1.定位1.1.按设计要求标示钻孔位置、型号,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钢筋,钻孔位置可适当调整,但均宜植在箍筋内侧。2.钻孔2.1.钻孔宜用电锤或风钻成孔,如遇钢筋宜调整孔位避开。3.再次压缩空气吹孔,应反复进行3∽5次,直至孔内无灰尘碎屑,最后用棉布蘸丙酮拭净孔壁,将孔口临时封闭。若有废孔,清净后用植筋胶填实。3.3.所用主要器具:空压机、毛刷3.固化、保护3.1.植筋胶有一个固化过程,曰平均气温25℃以上12小时内不得扰动钢筋,曰平均气温25℃以下24小时内不得扰动钢筋,若有较大扰动宜重新植。3.2.植筋胶在常温、低温下均可良好固化,若固化温度25℃左右,2天即可承受设计荷载;若固化温度5℃左右,4天即可承受设计荷载,且锚固力随时间延长继续增长。4.检验植筋后3∽4天可随机抽检,检验可用千斤顶、锚具、反力架组成的系统作拉拔试验。一般加载至钢材的设计力值,检测结果直观、可靠。四。钢筋绑扎,然后模板安装。五.粘钢、工程工艺一、建筑结构胶(一)适用范围1、将钢板(件)粘结在混凝土上,对原结构件进行加固补强,如将钢板粘结在梁的底面,补强正弯矩承载力;粘结在梁的侧面,补强抗剪切承载力;粘结在梁的项面,补强梁的负弯矩承载力;同时可以对板、柱、屋架、牛腿等结构件进行相应的加固补强。2、其它方面的粘接或补强该结构胶对混凝土和多材有良好的粘连性能外,对砖、石、石棉、水泥制品、其他金属、玻璃、陶瓷及合成材料(聚乙烯、聚四氟乙烯除外)也具有较好的粘结性。3、可以粘接预制构件。4、粘钢加固基层的泥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5、这种加固方法适用于环境温度不超过60℃,相对湿度不大于70%及无化学腐蚀的情况。6、粘贴钢板加固补强,在室湿回化24小时可达到最高强度值90%以上,三天完成固化,特别适用于应急于工程的加固。(二)建筑结构胶的各项力学性能室温固化三天,室温测试钢/钢粘接性能钢/混凝土粘接性粘结剂力学性能耐湿性能抗剪抗拉抗剪抗拉抗拉抗压60℃80℃100℃18~2035~35混凝土破坏混凝土破坏32.561.520.313.48.5注:1、耐化学性:对水、油、丙酮、乙醇、机油、盐及稀释剂等介质物有极好的抗蚀。2、耐久与老化性:1000小时加速老化实验及50次冻融实验符合要求。3、抗弯强度:52.1Mpa4、线膨胀系数:2.6×105。5、不均匀扯离不小于2.2Mpa6、固化情况:20~25℃初固24小时,完全固化72小时。试验情况:1、对钢一混凝粘接,用525号硅酸盐水泥的制件与钢粘接,不论剪切、抗拉均使混凝土破坏。2、对混凝土一混凝土粘接,将525号硅酸水泥的制件接断,再粘接进行测试,不论方块抗折,S型抗拉,均不在沾接处破坏。(三)目前所用JGN建筑结构胶,其种项强度指标可按设计图纸要求标准采用。(四)设计和使用1、据图纸设计要求加固用钢板为Q235—BZ钢析,对于受压区,应按加固设计说明第六条实施施工,钢板表面须采用防护措施。2、根据图纸设计,确定粘接材料及粘接部位、面积。3、粘结钢板前,对要求提高竖向承载力的加固件宜进行卸荷。4、钢板粘结后,不能移动和在其上进行锤击/焊接。(五)工艺流程(一)施工操作要求粘钢加固可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粘结剂配制加固构件卸荷(千斤顶顶升)被粘混凝土和钢板表面处理卸支撑检验防腐粉刷固化粘贴固定加压涂敷胶1、粘结前对被粘物进行表面处理,使表面清洁、无油、无浮灰及松散结约,保持干燥、粗糙。混凝土构件表面,应按下列方法进行处理:对原构件粘合面可用硬毛刷沾高效洗涤剂,刷除表面垢污物用冷水冲洗,再对结合面进行打磨,除去2~3mm厚表层,直至完全露出新面,并用无油压缩空气吹除粉粒。如混凝土表面不是很脏很旧,则可直接对混凝土进行打磨,去掉1~2mm厚,用无油压缩空气除去粉尘或清水冲洗干净,待完全干燥后用脱脂棉沾丙酮擦拭表面即可。2、钢板粘贴前,须进行除锈和粗糙处理,如钢板未生锈或轻微锈蚀,可用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