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术——cvpPPT课件.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3.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深静脉置管术——cvpPPT课件.ppt

深静脉置管术——cvpPPT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深静脉置管术●概述适应证治疗a.外周静脉穿刺困难b.长期输液治疗c.大量、快速扩容通道d.胃肠外营养治疗e.药物治疗(化疗、高渗、刺激性)f.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术监测a.危重病人抢救和大手术期行CVP监测bSwan-Ganz导管监测c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解剖特征前路法定位:a.SCM前缘向内推开颈总动脉,SCM中点(即喉结/甲状软骨上缘水平)b.颈动脉三角处触及颈总动脉,旁开0.5~1.0cm。进针:针干与皮肤冠状面呈30°~45°,针尖指向同侧乳头,SCM中段后面进入IJV中路法:定位:a.SCM三角的顶端作为穿刺点约距锁骨上缘2~3横指b.颈总动脉前外侧进针:针干与皮肤冠状面呈30°角,紧靠SCM锁骨头内侧缘进针,直指同侧乳头。锁骨内侧端上缘切迹作为骨性标志,IJV正好经此而下行与SCV汇合。穿刺时左拇指按压此切迹。在其上方1-1.5cm进针。针干与中线平行,与皮肤呈30°-45°,朝尾端前进2-3cm即可成功;若不成,针尖略偏外。后路法:定位:SCM外侧缘中、下1/3交点作为进针点(锁骨上缘2~3横指)进针:针干呈水平位,在SCM的深部,指向胸骨柄上窝。●操作方法体位a.去枕平卧,头转向对侧b.肩背部垫一薄枕,取头低位10°~15°C.穿刺侧大腿外展、外旋30~45°消毒、铺巾局麻定位a.1%procaineor1%lidocaine3~4mlb.试穿,探明位置、方位和深度穿刺置管a.穿刺路径,保持负压b.进入静脉,突破感,回血通畅,呈暗红色,压力不高c.置导丝,用力适当,无阻力,深浅合适,不能用力外拔d.外套管,捻转前进,扩管有度e.置导管固定a.粘贴,缝线b.皮下潜行●注意事项掌握多种进路a.避免一种进路反复多次穿刺b.注意病人体位和局部解剖标志置管长度a.男13~15cm,女12~14cm,小儿5~8cmb.过深,心律失常、影响监测结果c.回血不畅避免空气进入a.体位不合适,CVP低,深吸气b.重视每一个操作环节,手指堵住针尾●并发症处理:a.立即拔针,指压5~10min,否则可发生血肿b.若伴有胸膜刺破,胸膜腔负压作用,形成血胸,肝素化、凝血功能障碍病人应特别谨慎2.气胸:常见的并发症,大多发生经锁骨下或锁骨下凹切迹穿刺病人,0.5~5%表现:a.一般发生局限气胸,病人可无症状,自行闭合b.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减低,胸透确诊。处理:胸膜腔穿刺,既可作为诊断,也可用于治疗3.气栓:少见,但可致命表现:a.突发呼吸困难b.右室流出道阻塞,CO下降,缺血、缺氧诊断:a.应与心律失常,大面积肺栓塞,急性心梗,心包填塞区别b.心尖部可闻及水轮样杂音c.超声波检查有助于诊断处理:a.左侧头低位,通过导管抽吸空气b.经皮行右室穿刺抽气c.急诊行体外循环4.心包填塞:不常见,国外34例中死亡率为70%,好发于右房44%,右室36%表现:a.突发紫绀,颈静脉怒张,恶心,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b.低血压、脉压变窄、奇脉、心音低远急救:a.立即中止经深静脉导管注输b.将CVC输注器的高度降之低于病人心脏水平c.若经导管吸出的液体很少,病情又未得到改善,考虑行心包穿刺减压预防:a.选用质软,硬度适当的导管b.置管不宜过深(12~14cm),管端位于上腔静脉或右房入口处为宜c.防止导管移动,固定确切d.注意观察导管回血情况,当测压水平面不随呼吸波动或显著异常,或发生房早、室早等心律失常时,应警惕导管移位。5.感染:由于引起感染因素较多,因此其发生率差别较大0.01~27.3%。最近Paffesman统计美国176000例医源性感染,其中50000例与静脉置管有关,此感染发生率2%~10%。原因:a.无菌操作技术b.病人全身状况,机体抵抗力c.导管留置时间及无菌护理d.局部组织损伤、血肿、感染灶e.输液种类:高营养液表现:a.出现不能解释的寒战,发热b.局部压痛和炎症反应c.白细胞数增高,血培养确诊处理:确诊后即应拔除导管,并作细菌培养,以利于治疗6.神经和淋巴管损伤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1)与经颈内静脉置管相比,成功率较低2)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气胸3)特别适用于颈动脉手术;4)由于置管后位置易固定、病人耐受性好,也适宜于长期留管或用于大静脉营养。锁骨下静脉的解剖△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一肋骨外侧缘,成人长度大约3~4cm△前方为锁骨内侧缘、下方为第一肋骨上表面、后方为前斜角肌△锁骨下静脉越过第一肋表面略呈弓形;然后向内下跨越前斜角肌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正位时最高点在锁骨中点偏内,侧位时位于锁骨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