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2022届高中地理植被与土壤解题方法技巧选择题1、年轮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后,细胞分裂速度产生变化而导致的结果,它是大自然的记录者。下图为某树木年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树木年轮较宽时期的环境条件是()A.风力微弱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海拔较低D.热量充足,降水较多(2)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所在的地区最可能是()A.云南西双版纳B.江南丘陵C.横断山区D.东北平原答案:DA【提示】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解析:1(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水热条件好,细胞分裂速度快,生长快,树木年轮较宽。故选D。(2)气候变化大的地区,在不适合树木生长的季节,树木处于休眠状态,会有明显的年轮变化,而西双版纳地处热带,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树木常年生长,故年轮不明显或没有。故选A。2、下图示意某自然带林内空气年均温垂直分布日变化,该自然带在大陆东、西两岸都有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林区范围内对流最旺盛的时间和位置大致是()A.5时冠层下B.8时冠层上C.15时冠层上D.18时冠层下(2)该自然带最可能分布在()A.西欧平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2C.刚果盆地D.墨西哥高原答案:CC【提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的植被类型解析:(1)读图可知,约15时前后,该林区冠层上气温最高,冠层上热空气上升最为明显,对流运动最为旺盛,C正确;5时冠层下和18时冠层下气温的垂直差异不大,空气对流不旺盛,AD错;相比于15时冠层上而言,8时冠层上气温相对较低,空气对流无15时冠层上旺盛,B错。故选C.(2)读图可知,该自然带冠层达30m以上,树木高大,且该自然带在大陆东、西两岸都有分布,年均温高,所以最可能为雨林(如:非洲大陆西岸刚果盆地有雨林分布,澳大利亚东北侧、巴西东南侧等地均有雨林的分布),所以该自然带最可能分布在刚果盆地,C正确;西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墨西哥高原等地均无雨林的分布。故选C.【解答】此题暂无解答33、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地下水B.大气降水C.冰川融水D.冰雪融水(2)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B.生活用水量大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D.生产用水量大(3)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A.森林B.草原C.荒漠D.湿地答案:DDB【提示】主要的植被类型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2)本题考查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3)结合材料信息,该地降水量,根据所学知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判断该流域的典型的自然景4观。【解答】(1)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该地区冬季寒冷,积雪厚,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补给河流,形成春汛。故选D。(2)伏汛即是夏汛,锡林河主要流经内蒙古东部,冻土融化从春季开始,如果A选项正确的话,春季也不易形成春汛,A项错误;生活用水量随季节变化不大,不会在夏季有明显影响,B项错误;主要为草原,达不到植被繁茂的状态,况且蒸腾主要是对地下水的影响,河流附近的植被影响力有限,C项错误;该地为主要牧区,部分地区为种植业,夏季农业(牧业和部分种植业)用水量较大,D项正确。故选D。(3)读材料,根据材料中该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可知,该区域位于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所以典型的自然景观为草原,B正确。故选B。4、黄河头道拐—潼关区间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也是我国植被恢复最快的地区。植被的快速恢复对径流和输沙过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植被恢复速度受前期土地利用方式影响,前期人类活动强度越大,植被恢复潜力越大。部分地区植被恢复后崩塌和滑坡现象增多。据此完成1-3题。(1)推测该地植被恢复最快的区域是()A.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B.半干旱土石山区C.半湿润黄土丘陵沟壑区D.半湿润土石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