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1年广东省化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作品《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②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③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2、过程与方法:①初步了解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②通过观察和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初步学习对比的研究方法。③学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④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②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1)化学现象的观察和描述。(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的理解。【教法】实验探究式教学法。【教具】(1)仪器:集气瓶、燃烧匙、玻璃片、烧杯、酒精灯。(2)药品:硫磺、木炭、铁丝、澄清石灰水。(3)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投影】猜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打一气体名称)积极开动脑筋,回答问题。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新课学习新课学习【呈现】观察一瓶氧气,你能说出它的性质吗?【板书】一、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查阅资料】①、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空气的密度是1.293g/L。②、在室温下,1升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提问】你见过医院里面的氧气钢瓶吗?它们外表涂的是什么颜色?为什么?【投影】④氧气有三态变化:在压强为101kPa,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固体。【点拨】注意: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时,应指明温度和压强等外界条件,因为条件不同其色、态、密度等物理性质也不同。【小试牛刀】家庭养鱼的鱼缸内,常放入泵装置,使用时不断冒出气泡,这套装置的作用是,说明了氧气具有和的性质。观察、讨论。氧气:1、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大。3、不易溶于水。学生回忆、思考。学生思考,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利用直观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引导学生总结。针对性强的题目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提问】如何利用实验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呢?【板书】2、氧气的检验方法实验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现象结论【总结】实验室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学生认真观察,用心体会。观察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讨论回答: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如复燃则为氧气。教师设问提起注意,通过教师的演示使学生感知规范的操作以及实验的结论。【板书】3、化学性质(1)氧气与非金属反应【探究实验一】(学生演示)在燃烧匙中放少量的硫,在空气中加热,观察现象。然后将燃着的硫缓慢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瓶底装少量的水。比较硫在空气和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不同?【提问】通过以上的实验,请你总结硫燃烧的现象,写出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提问】你知道集气瓶底装少量水的目的吗?学生认真操作实验,并细心观察,总结实验的现象。总结实验现象:在空气中:1、淡蓝色火焰2、放热3、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氧气中:1、明亮的蓝紫色火焰2、放热3、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学生反思。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新课学习【探究实验二】(分组实验)用坩埚钳取一块木炭在空气中加热,观察现象。然后将燃着的木炭缓慢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比较木炭在空气和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不同?然后往瓶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提问】通过以上的实验,请你总结木炭燃烧的现象,推出燃烧的生成物,并写出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板书】(2)氧气与金属反应【探究实验三】(分组实验)把几根细铁丝拧成一束,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立即将铁丝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要先放些细沙或水)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提问】(1)为什么要将铁丝盘成螺旋状?(2)铁丝下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3)为什么要待火柴快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4)集气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