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建设规划和方案(1-24).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4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艺术设计建设规划和方案(1-24).pdf

艺术设计建设规划和方案(1-24).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规划和方案一、专业建设整体目标与思路1、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精神,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人才培养必需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与一体的人才培养道路;树立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思想,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树立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合理构建面向21世纪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努力培养高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艺术设计人才。2、专业建设总体目标:经过五年的努力,把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教学质量合格,成为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品牌专业,力争同类院校中达到一流。通过重点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学院专业学术团队、先进办学设施,专业设计能力等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二、进一步完善高素质技能型创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三年的高职教学实践,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着一些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体现在1、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课时数过于强调专业的特殊性,忽视专业职业综合素质课的重要性。部分课程的设置前后关系、教学内容还不适应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2课堂教学偏重理论知识教学,传授技能薄弱。3、实践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管理机制还没有形成体系4、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体现不够。针对存在的问题,组织学部教职工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进一步提高对高技能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全面开展对高素质技能型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论证工作,明确高素质技能型设计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重新修定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发展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完善教学大纲的内容,体现时代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从实验课教学环、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实践师资建设、教材建设、质量标准与考核、管理体制与机制等方面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职业技能培训,把获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学分制管理,在办好职业技能资格认证的基础上,结合行业职业要求,积极申办和开拓行业职业技术工种岗位证书的培训和认证,保证每个学生至少获得一项职业技能合格证书(技术等级岗位证书)学生创新活动实践、纳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专业设计大赛,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竟争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设计能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形成专业特色,通过申报为学院重点专业,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把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成为学院品牌专业,突出专业优势,形成专业学术团队,利用先进办学条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三、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是:1.认真贯彻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普通高职高专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指标要求,由过去注重规模效益外沿发展向内涵发展,重视专业建设、强化质量意识。按照合格本科建设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学历职称结构为目标,科学合理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治学严谨、相对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2、建设目标:2012—2015年艺术专业在校生保持在1200人的规模,专业教师总数达35人,生师比达到34:1,其中助教4人,讲师26人,副教授3人,教授2人。主要措施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学部成立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师资队伍建设任务工作,制定学部教职工2012—2013学历、职称培训提高计划,根据每位教师的学历职称情况,制定明确的考研,进修、及职称晋升时间表,签订达标任务协议,责任到人,并进行相应的考核。学院将强化竞争和激励机制。对不努力达标,教学效果不好的教师实行优先调整。形成优秀人才、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良性机制与环境。2、加大专业教师引进考核力度,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