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4141.doc
上传人:小代****回来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4141.doc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4141.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DAOKEERWANGLUOKEJIYOUXIANGONGSI为美好的明天加油少年强,则国强第PAGE\*MERGEFORMAT22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22页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我国义务教育的对象是[]多项选择题A、儿童B、少年C、适龄儿童和少年D、适龄儿童和青少年2: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单项选择题A、引导性B、间接性C、简捷性D、交往性3: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基础,()是关键。单项选择题A、知、情B、知、行C、意、行D、知、意4:“管理者既要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要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区影响集体”,这一原则是()单项选择题A、全员激励原则B、教管结合原则C、协调一致原则D、平行管理原则5:将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A、康德B、第斯多惠C、赫尔巴特D、福禄培尔6: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说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榜样示范法7:狼孩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单项选择题A、缺乏营养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8: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为()。多项选择题A、长期B、近期C、中期D、远期9:“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这是出自下面哪位的观点()。单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榜样法11:板书只能以概括的形式表达教学的主要内容或重点内容。()判断题对错12:教师代表性工作的集合描述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日志B、教学案例C、教学反思D、教师成长档案袋13: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单项选择题A、学生B、教材C、教师D、教学方法14:“拔苗助长”违背了人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平衡性B、顺序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15:教师要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最为主要的内容是指()。多项选择题A、教育观B、人才观C、应试升学观D、教育质量观E、精英教育观16: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多项选择题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E、劳动教育17: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B、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C、教师自身的特点D、学生的可接受性E、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18: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多项选择题A、课程计划B、教学大纲C、教育思想D、教学原则19:“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体现师生关系具有()特点。单项选择题A、尊师爱生B、民主平等C、辩证统一D、教学相长2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的功能属于()。单项选择题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21: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多项选择题A、对学生的研究B、对教师的研究C、对社会的研究D、对学科的研究E、对教材的研究22: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单项选择题A、阶级性B、生产性C、等级性D、相对独立性23: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单项选择题A、就是要靠班主任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24:“人的发展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多项选择题A、英国的高尔登B、美国的霍尔C、美国的华生D、美国的吴伟士25: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单项选择题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受外界影响的时期26:地方课程的编定权在()单项选择题A、国家B、省、自治区和直辖市C、县D、校27:属于教师的一般角色的有()。多项选择题A、传道者B、授业、解惑者C、榜样D、管理者E、父母与朋友28:教学口语的基本特征有()。多项选择题A、教育性B、科学性C、针对性D、口头性E、启发性29: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可接受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