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215.doc
上传人:书生****专家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4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215.doc

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卷3215.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DAOKEERWANGLUOKEJIYOUXIANGONGSI为美好的明天加油少年强,则国强第PAGE\*MERGEFORMAT21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21页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多项选择题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义务教育D、普及教育E、非制度化教育2:终身教育也就是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判断题对错3: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单项选择题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4:“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的说法反映教师的劳动具有()。单项选择题A、连续性B、示范性C、长期性D、创造性5: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单项选择题A、引导性B、间接性C、简捷性D、交往性6:3~5岁儿童的言语掌握能力和记忆能力往往优于成年人,这表明儿童发展具有()。单项选择题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7:课程论侧重研究()。单项选择题A、教什么B、为谁教C、如何教D、为谁学8:“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的是引导式教学。()判断题对错9:预防问题行为的关键是()。单项选择题A、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B、建设优良的校风与班风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D、改善学生的人际环境10: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说明教学过程具有()的特点。单项选择题A、引导性B、间接性C、简捷性D、交往性11:“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柏拉图B、孟子C、荀子D、洛克12: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或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这种教学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参观法B、实验法C、演示法D、练习法13: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单项选择题A、平等关系B、上下关系C、道德关系D、教育关系1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单项选择题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尔》D、《普通教育学》1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创造美的情境来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谈话法B、说理法C、情感激励法D、榜样法16: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判断题对错17:教师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就是唯书、唯上,多读少思。()判断题对错18: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瑞士心理学家()。单项选择题A、皮亚杰B、柯尔伯格C、格塞尔D、洛克19: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个性的自由发展。()判断题对错20:教学过程强调的是“学”,因此学生掌握知识是最重要的。()判断题对错21:教学过程是()。单项选择题A、促进教师教的过程B、老师教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C、学习直接经验的过程D、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22: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有以下哪些()多项选择题A、观察法:B、谈话法。C、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D、调查访问23: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单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24: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多项选择题A、教育内容B、学生C、教育目的D、课程标准25:课外辅导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判断题对错26:结束技能的运用,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启发作用。()判断题对错27: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单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28:无论是德育内容还是德育方法,其切入点都是()。单项选择题A、学生生活世界存在的问题B、严格要求C、学生科学世界存在的问题D、学习榜样行为29:教师必须要培养的基本教育能力素养有()。多项选择题A、语言表达能力B、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C、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D、组织管理能力E、教育科学研究能力30: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对教育学的独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单项选择题A、赫尔巴特B、凯洛夫C、保罗·朗格朗D、培根1:答案A,B,E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