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及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了解太平天国、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从而正确认识无论是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方案,地主阶级的中体西用模式,还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改良道路,都不能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真正指明出路。教学重点三次早期探索的背景、性质、历史意义、失败原因、经验教训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视频录像计划学时:2学时第一节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酝酿(三)太平天国的建立二、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2、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但是,《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分配土地和通天下皆一式的社会经济生活方案,是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这种方案是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相背离的,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天朝田亩制度》所制定的平分土地和平均主义的经济方案在当时激烈的战争环境下是无法实施的,而实际实行的仍是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这表明太平天国承认地主占有土地,并允许地主收租。封建的生产关系虽然受到冲击,但并没有改变。(二)《资政新篇》的提出三、太平天国由盛而衰(三)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2、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意义内忧外患双重打击下清王朝的自救活动内:太平天国农民起义(1851-1864)外: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恭亲王奕:心腹之害(发捻)、肘腋之忧(俄国)、肢体之患(英国)。“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一)洋务派阵营的构成1860年12月曾国藩上奏折说,目前借外国力量助剿、运粮,可减少暂时的忧虑;将来学习外国技艺,造炮制船,还可收到永久的利益。1861年1月11日恭亲王奕訢,上奏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宣告洋务运动的开始。(二)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二、洋务派的主要活动(二)海军建设(三)兴办民用工业(四)发展教育事业70年代三、洋务企业的性质和经营方式(二)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的性质和特点四、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第三节戊戌变法运动二、维新运动的开展三、维新运动的失败谭嗣同就义四、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五、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思考题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