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临床实验室风险评估大纲要求止血与血栓检测的应用常用止血与凝血检测内容(二)血小板的作用(二)血小板的作用熟悉熟悉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IIaCa2+VIII---------------VIIIaIIIPlt------------------PF3Ca2+IIaXaV——————————————VaCa2+常用凝血筛选试验内源性凝血途径试验(aPTT)共同途径试验(TT、FIB)熟悉三个体系抗凝血酶-III、蛋白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二)抗凝血途径(ATIII)筛查:PT、APTT、TT延长,FIB正常进一步检查:AT-Ⅲ活性与抗原测定、蛋白C系统检测、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检测、肝素(四)、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临床意义D--二聚体测定临床意义纤溶亢进筛检试验的选择与应用血栓和止血检查男,21岁,因骑自行车时膝关节受伤,血肿达半月不消,检验结果:血小板180×109/L,BT5min(Ivy法),CT23min(玻璃试管法),APTT90s(对照30s),PT14s(正常对照12s)。最可能诊断是:A.血友病B.因子Ⅹ缺乏症C.血管性血友病D.原发性纤溶亢进E因子ⅩⅢ缺乏症哪种检查最有诊断价值?A.出血时间B.束臂试验C.因子Ⅷ:C检查TTD.血块退缩试验E.抗人球蛋白试验(二)血小板的作用掌握二、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分类(一)出血性疾病(二)血栓性疾病三、毛细血管壁的常用检验(一)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RT)(二)出血时间测定(bleedingtime,BT)了解(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测定四、血小板的常用检验(一)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测定一)正常参考值:(100-300)×109/L二)临床意义:1.生理变化1)正常人每天PLT可波动数有6%—10%的波动。2)剧烈活动和饱餐后血小板增加,休息后又可恢复到原来水平。3)妇女经期前少,经期后逐渐上升。4)妊娠中晚期升高,分娩后1~2天降低。5)新生儿比婴儿低,出生三个月后才达到成人水平。2.病理变化A.增加可见于1)可见于反应性增多:如急性大出血及溶血、手术后、慢性化脓性感染、许多恶性肿瘤的早期、肾移植发生排异现象时。2)原发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B.PLT减少可见于:1)生成减少:再障,急性白血病,药物中毒。2)PLT破坏增多,免疫性PLT减少、脾亢。3)PLT消耗增加,DIC三)血小板的异常形态(二)血小板粘附试验(plateletadhesiontest,PAdT)(三)血小板聚集试验(plateletaggregationtest,PAgT)(四)血块收缩试验(clotretractiontest,CRT)五、凝血因子的常用检验(一)全血凝固时间测定(clottingtime,CT)(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三)APTT延长临床意义:1.VIII、IX、XI因子的严重减少,如甲型、乙型、丙型血友病和血管性假血友病。2.严重的因子Ⅱ、Ⅴ、Ⅹ和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缺乏,如先天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重症肝脏疾病等。3.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强,常见于DIC。4.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用肝素、华法令、双香豆素等药物治疗时。(三)凝血酶原时间(PT)临床意义:延长见于1.维生素K不足:凝血酶原及第Ⅻ、Ⅸ、Ⅹ因子的合成都需要维生素K。(1)维生素K的来源:绿叶食物含K1,蛋黄、肝含K2。胆汁可促进维生素K的吸收。(2)维生素K缺乏的原因:大量服用抗菌素、慢性腹泻、新生儿肠道无菌,阻塞性黄疸.2.广泛而严重的肝实质损伤3.DIC4.其它: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先天性凝血酶元缺乏症、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抗凝治疗时。PT缩短见于: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DIC早期及口服避孕药等。(四)单个凝血因子测定方法因子测定(五)凝血项目检查测定注意事项六、抗凝因子的常用检验(一)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ntithrombinactivity,AT:A)(二)蛋白C活性(proteinCactivity,PC:A)(三)血浆普通肝素定量(heparinquantitative)七、纤溶活性的检测(一)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thrombintime,TT)(二)血浆D-二聚体测定(D-dimer,DD)八、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步骤一期止血缺陷二期止血缺陷纤维蛋白溶解综合征了解DIC的实验诊断积分标准观察和诊断血栓前状态应考虑抗血栓治疗的监测溶血栓治疗的监测小结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