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火烧云》教学设计《火烧云》教学设计汇编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火烧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火烧云》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习课文第二、三段,了解火烧云变化的特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学重点】品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语段,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接受美的教育。【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火烧云在变,课文讲什么和什么在变?二、学习课文第二段1、指名读第3小节。2、哪个词在变?(一会儿)⑴引读并出示:(变化多而快)红彤彤半紫半黄葡萄灰金灿灿半灰半百合梨黄茄子紫⑵你是怎么理解“半”的?(是左右,百分之五十的关系吗?)⑶第三组的三个词有什么特点?(前边是物体,后面是物体特有的颜色。)你能再说几个吗?⑷这么多的`颜色都包括在里的词有──3、谁能美美地读第3小节:⑴指名读。⑵评价后再读。⑶齐读。⑷师引背。4、火烧云形状变化也有两个特点(快、多)自由说表变化快而多的词。⑴师问生读第四小节:师问:①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什么?②是什么样子的?③是怎样变化的?⑵指名问答(读)第5小节。⑶同桌问读第6小节。5、共同讨论:⑴提了三个问题,答了三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这三小节的写法一样?出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变化的?)⑵这些同学善于找规律,背诵时就利用规律背诵。6、指名读4、5、6小节,其余同学看投影片。作者为什么不写了?7、按刚才的规律口头叙述一段话:⑴师:这时天空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子的?怎么变化的?⑵指名口述。⑶后面你还希望变成什么?这哪里还像天空,分明就是──(动物园)四、引读最后一小节1、师引读2、火烧云下去了,人们是什么心情?(惋惜、留恋)上来时,人们是什么心情?(又惊又喜)3、指名前后对读两句话。4、自由读读。五、总结全文1、教师小结完成板书:师:火烧云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千变万化。这一变就是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是大自然变得更神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_________2、讨论作品的成功之处:想想,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做到哪几点?(①观察有序、细致;②想象丰富。)观察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我们一定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六、作业1、带着神奇、美好的情感读课文并背诵。2、积累20个描写颜色第亿词。3、按一定的顺序写一段话(100多字):“这时,天空出现了……”【板书设计】上来了霞光颜色变火烧云变化着形状(快、多)生活美好(自然现象)自然神奇下去了恍恍惚惚《火烧云》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会按提纲背诵课文第3—6节。2、学会生字4个,词义6个,并积累词语。3、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描写景物。4、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具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点: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写景的方法。难点: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文,了解大致内容,给文分段。2、学习第一段,初步理解作者通过其他事物来写霞光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令人神往,同学们,你们见过日出或日落时天边出现的红霞吗?今天我们一起欣赏这美丽的自然景观吗?板题:火烧云二、听课文录音1、听录音,听准字音,并划出什么是火烧云(这一句话)2、交流: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天空着了火。理解“烧”3、齐读。三、轻声读文,理清脉络。1、自由读文,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并给文章分段?2、交流分段情况:时间顺序:一、(1-2):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的颜色。二、(3-6):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三、(7):火烧云下去时的情况。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段,这段主要描写什么?2、这段写没有直接写霞光?作者通过哪些事物来写霞光?用“——”划出有关事物?用“-----”划出前后变化的词。3、交流板书:霞光小孩的脸——红红的大白狗——(红)老头儿——金胡子红公鸡——(金)黑母鸡——(紫檀色)4、齐读第1节读到这你有没有疑难?5、讨论:为什么要通过小孩、老头儿、狗、鸡等描写霞光不直接描写霞光?6、小组汇报结果:更准确、细致表达火烧云霞光的颜色,描写了火烧云映照在地上的生动景象。这种衬托的方法我们值得学习下齐读体会。7、齐读体会五、作业:1、字词抄3遍。2、读熟课文。《火烧云》教学设计3【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2、积累用不同构词方式描写颜色的词语;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教学重、难点】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教学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