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腐蚀与防护管理办法第一部分总则1.1为加强腐蚀监测、停工期间的腐蚀检查工作、涂料防腐工作、湿硫化氢环境腐蚀与防护工作、定点测厚工作,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以及《腐蚀与防护管理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1.2各专业厂应根据本厂实际情况,对应本管理办法制定本单位的腐蚀与防护实施细则,对目前还不具备条件无法实施的要求应制定出计划,逐步完善。1.3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各装置。第二部分腐蚀监测第一章一般规定2.1本部分所涉及的防腐蚀监测手段,主要是行业现行的、成熟的、多数企业通用的几种腐蚀监测手段,主要包括:原油、原料油、中间馏分油腐蚀介质的监测;原油电脱盐系统中脱后盐含量的监测;工艺冷凝水(装置顶循冷凝、冷却系统)或含水介质中腐蚀介质或腐蚀产物的监测;采用在线腐蚀探针手段所开展的腐蚀速率监测;采用旁路监测等手段进行系统腐蚀速率的监测;其它可靠的监测手段。第二章腐蚀监测项目2.2原油、馏分油、原料油腐蚀监测2.2.1监测目的:掌握进厂或进装置原油、原料油中腐蚀性介质的变化趋势,可预先判断腐蚀介质对装置的腐蚀程度,制定适合的腐蚀控制方案。2.2.2监测范围:原油、原料油腐蚀监测是指对进厂或进装置所有种类原油或原料油的腐蚀性介质;馏分油腐蚀性监测是指蒸馏侧线、其它炼油装置转化油中腐蚀性介质;盐含量是监测原料油及蒸馏电脱盐前后蒸馏原料中的盐含量。2.2.3监测项目:对原油主要监测原油中的酸值、硫含量和盐含量;对侧线馏分油及进装置原料油主要监测酸值、硫含量、氯含量、氮含量、铁含量、镍含量、钒含量等;对进蒸馏装置原料油需要监测脱后盐含量。2.2.4监测频次及执行标准见表1。表1原油、馏分油、原料油腐蚀监测频次及执行标准监测项目分析项目监测频次执行标准(推荐)原油酸值(mgKOH/g)每罐或每批原油GB/T264-1983原油硫含量(mg/L)每罐或每批原油SH/T0689-2000原油盐含量(mg/L)每罐或每批原油SY/T0536-94原料油酸值(mgKOH/g)每周一次GB/T264-1983原料油硫含量(mg/L)每周一次SH/T0689-2000原料油盐含量(mg/L)(蒸馏装置)每周一次GB/T6532-1986原料油氯含量(mg/L)每月一次Q/SYDS04.036-2004原料油铁含量(mg/L)每月或每季一次Q/SYDS04070-2006原料油镍含量(mg/L)每月或每季一次Q/SYDS04069-2006原料油钒含量(mg/L)每月或每季一次Q/SYDS04068-2006注:如果原油或原料油种类变化较大,建议增加频次。2.3工艺冷凝水及含水介质中腐蚀性介质或腐蚀产物的监测2.3.1监测目的:掌握系统的腐蚀程度与腐蚀控制程度。2.3.2监测范围:炼化装置生产过程产生的、含水介质中存在的腐蚀部位,主要监测介质中腐蚀性介质及腐蚀产物。2.3.3监测项目:对这些系统中产生的工艺冷凝水监测其中的PH、铁离子、氯离子、硫化物、氨氮等。2.3.4工艺冷凝水及含水介质中腐蚀性介质或腐蚀产物监测频次及执行标准见表2。表2:腐蚀性介质或腐蚀产物监测频次及执行标准监测项目分析项目监测频次(建议)控制指标(推荐)执行标准(推荐)工艺冷凝水及含水介质PH每周一次根据监测情况自定GB6920-86工艺冷凝水及含水介质铁离子(mg/L)每周一次≤3mg/LQ/SYDS04066-2007工艺冷凝水及含水介质氯离子(mg/L)每月一次不做控制GB/T11896-1989工艺冷凝水及含水介质硫化物(mg/L)每月一次不做控制CJ/T51-2004工艺冷凝水及含水介质氨氮(mg/L)每月一次不做控制CJ/T51-2004注:1、PH控制指标主要依据系统所使用的防腐蚀助剂性能、系统中其它工艺措施来决定。2、氯离子、硫化物、氨氮除非有针对性的控制手段,否则无法控制。3、铁离子含量如果较高,可以通过采取合理措施逐步降低。4、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对监测频次进行调整。2.4在线探针腐蚀监测2.4.1监测目的:掌握腐蚀性介质对设备或管道的腐蚀程度。2.4.2监测范围:是指在具有较强腐蚀性介质中,为监测介质对设备或管道腐蚀程度而采取的腐蚀监测手段。根据监测介质腐蚀类型、设备或管道材质及监测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探针类型不同,分别有:PH探针电阻探针、电化学探针、电感探针等,应根据不同需要合理选择,其中PH探针监测介质的酸碱性,电阻探针、电化学探针、电感探针监测介质对该种设备或管道的腐蚀速率。2.4.3选点方式及要求:在线腐蚀探针原则上应该安装在介质腐蚀性较强、介质相态相对稳定、更换比较方便的部位。在确定选点部位后,应委托设计部门对开孔、布线进行设计,由专业单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