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六上册第八单元成语.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小六上册第八单元成语.doc

人教版小六上册第八单元成语.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雕栏画栋雕:雕绘;栋:支柱。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清·汪琬《寓庐十咏后序》:“颓垣破瓦,鼯鼪之所穴而鸠雀之所巢,孰非向之雕栏HYPERLINK"http://www.baike.com/wiki/%E7%94%BB%E6%A0%8B"\o"画栋"\t"_blank"画栋群萃而管弦歌舞者与?”巧夺天工夺:胜过。巧:精巧。天工:天然形成的精巧。本义: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成语故事:东汉末年,HYPERLINK"http://baike.so.com/doc/1230843.html"\t"_blank"曹操在官渡打败了袁绍,HYPERLINK"http://baike.so.com/doc/5352657.html"\t"_blank"曹丕攻陷邺城进入袁府,占有袁绍儿子袁熙的妻子甄姑娘,并娶她为妻,曹丕称帝后,甄姑娘自然成为HYPERLINK"http://baike.so.com/doc/1017906.html"\t"_blank"皇后,她每天都按照宫里的蛇盘的形状盘头发,虽然年纪超过40岁,曹丕夸她是巧夺天工。独具匠心形容巧妙而独特的构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与众不同的构思。也做“别具匠心”出处:《诗刊》1978年第3期:“诗味的浓淡,与比兴之运用关系非常密切。HYPERLINK"http://baike.so.com/doc/2320376.html"\t"_blank"李贺的诗歌在这方面是独具匠心的。”近义词:HYPERLINK"http://baike.so.com/doc/3117236.html"\t"_blank"别具匠心、别出心裁、别具一格、匠心独运、巧夺天工等。反义词:千篇一律、如出一辙、鹦鹉学舌等。示例造句:他的这种设计真是独具匠心啊!引人入胜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古色古香(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语出]宋·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余音绕梁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成语故事]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卖唱筹资。韩娥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这次演唱,轰动全城。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韩娥,请她再来演唱。可是旅店老板却对韩娥很不礼貌,韩娥忍不住放声大哭。哭声悲伤凄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动得流下泪来。由于韩娥的歌声,婉转动听,唱完以后两三天,似乎还有遗留的歌声,在屋梁间缭绕飘荡,一连三天,大家都难过得吃不下饭。当人们听说韩娥已经出城离去时,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韩娥不便违拗百姓的要求,便回来为大家继续演唱了一次。听众很高兴,几天来的悲伤情绪一扫而空。《列子·汤问》在描写这一情节时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从此,人们称赞歌声或音乐的美妙,余音不绝,就常用“绕梁三日”来比喻。不落窠臼窠臼:旧框框;老套子;现成格式。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也作“不落俗套”。雅俗共赏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美不胜收胜:尽;收:接收;领略。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脍炙人口脍:细切的肉;炙:烤熟的肉。肉菜味道鲜美;使人喜爱。春秋时,有父子两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哲爱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到了战国时,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公孙丑问:“老师,脍炙和羊枣,哪一样好吃?”“当然是脍炙好吃,没有哪个不爱吃脍炙的!”公孙丑又问:“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也都爱吃脍炙的了?那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只戒吃羊枣呢?”孟子回答说:“烩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的滋味虽比不上烩炙,但却是曾哲特别爱吃的东西。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孟子的一席话,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曲高和寡曲:乐曲。高:高雅。和:和谐地跟着唱。寡:少。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成语故事]宋玉是战国时楚国著名的文学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