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9课题24司马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会新词。能力目标2.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情感目标3.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懂句子,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懂句子,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懂句子,体会司马光的沉着冷静、机智勇敢。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法和朗读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用时学生活动一、激趣导入,走进故事1.师(出示课件)看见大屏幕上的这幅画,大家会想起哪个故事呢?2.板书课题。3.师介绍古文的特点。5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试着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懂句子。2.师出示生字,指导学生学习新字。3.教师范读,领读,指导学生读通顺,读懂句子,理解课文大意。10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读课文,思考:(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2)在孩子们玩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3)在万分危急的时候,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司马光是怎么做的?从中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2.教师指导理解文中重点词的意思。3.指导朗读。10四、感情朗读,背诵课文1.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检查背诵课文。3.把故事讲给同学们听。5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教学的成败得失:学生的信息反馈:今后的教学建议:课题25掌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1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词语。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主动关心、鼓励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法和朗读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用时学生活动一、谈话交流,导入课文1.同学们平时一定听过掌声吧!在哪儿听过?你给别人鼓过掌吗?为什么要鼓掌?别人给你鼓过掌吗?当时你心里有什么感受?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5二、学习生字,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指导学生学习新字新词。“落”和“调”是多音字,“姿”是平舌音,“势”是翘舌音。注意左右结构的字“鼓励”和“姿势”的书写。2.请同学们看出示的生字:“掌”“班”“腿”“晃”观察它们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这几个字。3.教师示范书写。20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组织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学了一件什么事?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引导学生通过读文理清文章思路。10四、再读课文,总结延伸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倾听,评一评,哪儿读的好?2.想一想:英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3.引导学生了解小儿麻痹症是怎么回事。5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用时学生活动一、回顾交流1.复习生字词。2.质疑:英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小姑娘呢?3.课件展示第1自然段,学生默读体会掌声前的英子。3二、心灵呼唤,体会英子的快乐英子是一个残疾的孩子,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同学们难道不希望英子勇敢地面对生活吗?那么,你心中的英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英子?见到这样的英子你高兴吗?是什么让她有如此的变化?17三、体会两次“掌声”,感受英子的内心1.课件展示第2、3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并思考:①事情是怎么发生的?②从英子的神态和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③两次掌声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你体会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17四、体会来信,放飞美好心愿1.请学生读英子的来信,说说你明白了什么?2.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认为爱还是什么?3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教学的成败得失:学生的信息反馈:今后的教学建议:课题26灰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男孩知错就改的思想。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重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难点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法和朗读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用时学生活动一、了解列宁,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列宁的挂图及背景资料。2.课件出示灰雀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灰雀的样子。3.板书课题,质疑。8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圈起来。2.师生交流识字学词情况。3.按自然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