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1)1.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8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岩土工程勘察(1)1.ppt

岩土工程勘察(1)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岩土工程勘察一、岩土工程概述岩土工程是欧美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在土木工程实践中建立的新学科,它的英文为GeotechnicalEngineering。1、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它涉及到岩体与土体的利用、改造和整治;包含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四个方面。研究对象: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用:在房屋、道路、航运、能源、矿山和国防等建设工程中,为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程周期以及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2、岩土工程的理论基础:岩土工程以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和基础工程学为理论基础,解决在建设工程与岩体和土体有关的技术问题,是一门工程与地质紧密结合的学科。3、学科属性:岩土工程是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学科,属土木工程范畴。4、主要岩土问题随着工程规模愈来愈大,岩土工程问题愈复杂和突出,给岩土工程师提出了各种新的、难的课题。1)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方面目前世界上高层建筑物有120层、高达400多米,更有560余米高的电视塔;我国也已建成了81层、高380多米的高层建筑物。天然土体材料是难以满足其荷载要求的,为此需采用桩基础或对地基土进行处理,需要研究桩身的尺寸、材料强度及桩基持力层的选择和承载力等问题——深基础人工地基施工时深基坑开挖支护和降水问题也很重要——基坑工程岩土工程约占此类工程的总造价和总工期中占1/3左右。2)边坡工程当今世界上边坡工程规模也很大,土质边坡最高的有120m,而岩质露天矿坑边坡则高达1000余米。在边坡工程中,岩土体既是荷载,又是工程结构。高边坡工程的稳定性问题十分突出,对于岩质边坡,分析它的稳定性时必须要弄清楚岩体结构,并采用工程地质和岩体力学理论分析其变形、破坏的机制,演化趋势作出科学的评价。3)地下工程岩土体既是荷载,工程结构和又是建筑环境。它的岩土工程问题更为复杂和多样,诸如围岩稳定、涌水、瓦斯爆炸等。5、岩土工程师应具备地质素养工程岩土体是地质体的一部分,其物理和力学性质由它的物质组成、结构和赋存环境决定,而这又与它的形成和演化息息相关。岩土工程师解决任何一项岩土工程问题时,要查明岩土体的地质特征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因此,岩土工程师必须具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较好的地质素养。工程地质学是岩土工程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二、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任务: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为工程的设计及施工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岩土体治理加固、开挖支护和降水等)提供地质资料和必要岩土力学参数,对不利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评价、论证。具体任务:三、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地质、城建、水利、电力、冶金、机械、铁道、国防等部门,按原苏联的模式,相继设立勘察、设计机构,开展了大规模的工程地质勘察研究工作,为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大量的地质资料。自80年代初期,中国城建、冶金部门的一些工程勘察单位引进了岩土工程体制。这一技术体制是为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很快就显示了优越性,各部门相继推广。此时,由于国内地质找矿市场逐渐萎缩,不少原从事找矿地质勘查的地质队也纷纷转产,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因而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岩土工程勘察队伍,它们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主要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勘察。由于高层建筑,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的涌现,对天然地基稳定性计算和评价、桩基计算与评价、基坑开挖与支护、岩土加固与改良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要求对勘探、取样、原位测试和监测的仪器设备、操作技术和工艺流程等不断创新。勘察工作与设计、施工、监测结合紧密,勘察真正成为工程咨询性的工作,为保证工程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并积累了许多勘察经验和资料。可以认为:勘察与设计、施工、监测的紧密结合,是岩土工程技术体制的最大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使岩土工程勘察能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由国家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于1995年3月1日颁布施行,2002年3月1日颁布施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该规范是对原《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J21-77的修订,它既总结了中国40多年来工程实践的经验和科研成果,又注意尽量与国际标准接轨。从目前国内大量的实践可看出,岩土工程勘察侧重于解决土体工程的场地稳定性和地基稳定性评价。而对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岩体工程,尤其是重大工程(如水电站、核电站、铁路干线等)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边坡和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分析、评价,仅由岩土工程师是无法胜任的,必须有工程地质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