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人口名师选题.pdf
上传人:努力****凌芹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地理人口名师选题.pdf

高考地理人口名师选题.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人口名师选题选择题1、图3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两个阶段的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两个阶段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影响第二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B.迁入地都位于东部地区C.迁入地都为特大城市D.迁出地都位于西部地区(2)下列关于我国第二阶段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错误的是()A.迁出地区人才流失较多1B.农村产生留守儿童、留守老人C.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D.有利于人口资源的优化配置答案:AC【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2、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天津市人口控制目标。天津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1350万人左右。这“1350万”是让天津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当天津市的人口超过“1350万”这个“临界点”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下列问题可能不是由此产生的是()A.就业困难B.资源的过度开发C.污染环境D.科技发展迟滞不前(2)下列措施可以使“1350万”这个“临界点”数值变大的是()A.合理控制人口的增长2B.扩大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入C.鼓励人们适度超前消费D.努力开发当地的淡水资源答案:DB【提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2)本题主要考查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解答】(1)当人口超过“临界点”时,也就意味着人口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人口过多,环境无法满足人口持续发展的要求,便会造成就业困难、资源的过度开发、污染环境等现象,D项内容与题干没有必然联系。故选D。(2)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状况,所以加大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入能扩大环境人口容量,B对。故选B。3、读“2018年不同地区部分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统计数据表”,完成下列小题。3(1)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良好的经济就业条件B.先进的医疗教育条件C.优美的城市环境条件D.发达的交通信息条件(2)造成武汉和成都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水平差异B.科技水平差异C.地理位置差异D.城市环境差异(3)若中西部城市想要在短期内提高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C.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D.出台优越的落户政策答案:ACD【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解析:(1)本题考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高的原因。4(2)本题考查了武汉和成都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不同的主要原因。(3)本题考查了提高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的问题。【解答】(1)影响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最主要的因素应该是就业条件(包括就业机会、发展前景、薪资待遇等),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薪资待遇优越,对毕业生具有一定吸引力,所以本地就业率高。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环境等)完善会影响毕业生的选择,但不是主要因素。故选A。(2)由图表可知,东部沿海城市(广州和上海)本地就业率都比较高,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高。但武汉、成都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城市环境差异较小,故ABD均不选。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成都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武汉地处中部,距离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较近,竞争优势小,导致人才流失,最终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低于成都,故C正确。故选C。(3)注意题目中关键信息“短期内”,所以见效最快的应是出台优越的落户政策,放宽落户条件,为人才留驻本地提供最直接的便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改善城市的发展环境都需要较长周期才见成效,所以最可行选项为D。故选D。4、人口老龄化系数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我国人口老龄化系数由1990年的5.80%,上升到2016年的10.85%,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同时,人口老龄化省际空间分异日趋明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老龄化增速加快,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基数大B.经济增速快C.人口迁移量大D.计划生育政策实施(2)1990年至2016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系数增长速度领跑全国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污染少B.气候严寒C.经济增长慢D.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