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验的程序与设计.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育实验的程序与设计.doc

教育实验的程序与设计.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节教育实验的程序与设计我们广大教师针对教育实际所进行的教育实验,虽然不一定、也不太可能像自然科学实验那样对实验的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但也必须从当前教育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中获得警醒,对其立项、实验设计和实验程序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准备,对其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裴娣娜老师谈当前教育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裴娣娜老师在“关于提高我国教育实验研究科学水平的几个问题”报告的录音整理)关于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普及和提高的关系问题,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五个方面。我们为什么把它作为一个普及和提高的关系问题,我们现在尽管取得一些初步性的进展,但不能过于乐观,大家空起来,没有哪个校长不在说我不是搞教育实验,但是我们真正沉下来看看我们的教育实验这样高校的理论工作者和地区教科研的部门怎么指导下面的中小学老师把它做的更好一些,我觉得有5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在价值取向上,教育实验研究存在急功近利,文化包装的问题,一个教育实验它的周期是应该比较长的,搞了半年马上就说我取得了多大的成绩,取得什么金牌榜,这怎么能做参照,这不能做为教育实验的结果,带有急功近利文化包装的意味,它到底真正是不是做了教育实验?第二个问题我觉得我们在研究当中缺乏上位的理论构思?现在多数研究还是处于下位的、缺乏新的思想,比如从社会学文化学新的视角来看待我们当前的一些研究发展。第三个问题是看到我们一些实验不分解问题,非常笼统的,这个实验到底要研究哪几个问题,不分解问题,不会分解问题,非常笼统。第四个问题,设计不太合理,现在不管它是不是教育实验,它都上来说我的自变量、我的因变量,不管是调查研究还是状态研究,它也来个自变量、因变量,主要是不懂,所以我说主要是普及和提高的关系嘛。生搬硬套,它把那一套给搬过来,教育实验它本身有它一套内在的术语。第五个就是我们还没有关注教育实验当中的若干社会学的问题。我希望大家来讨论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专门?,比如开始做的时候,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大家能够合起来共同奋斗。但是取得成果以后,就开始考虑了,这个成果算谁的,就开始出现不协调,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是我们所有教育实验当中若干社会学的问题。我想今后必须在这个问题上进行很好地考虑和讨论。(资料来源:博客教育在线2004年11月6日,HYPERLINK"http://blog.online-edu.org/zxl/004108.html"http://blog.online-edu.org/zxl/004108.html)一、教育实验法的一般程序(一)实验课题的确定1.课题的选择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要确定所要研究的课题。教育实验课题的确定虽然与其它研究方法确定研究课题的途径和方法基本一致,但教育实验的课题更多是起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起源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间的差距,起源于教育理论与教育现实之间的矛盾。如,几千年来,人们学汉语都先识字、后读书,不识字则无以读书,而黑龙江省一些教改实验者却另辟蹊径,突破传统,探索了一条“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新路子,创造了将识字寓于学汉语之中的新方法。发现具有科研价值的问题,必须对产生问题的有关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最终使问题得到归纳、概括、提炼、集中,从而抓住问题的实质,将有科学价值的问题筛选出来。2.课题的论证课题论证就是对选定的课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目的在于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也就是要依据详实的资料,以齐全的参考文献和精细的分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课题论证要解决的问题是:(1)课题的性质与类型;(2)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3)同类研究现状的述评及本课题的创新与突破;(4)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观点、方法手段等;(5)研究的条件及可行性分析;(6)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及成果形式。(二)研究假设的形成假设是对问题的实质做出猜想。问题只有发展为假设才能变得清晰、明确,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好的实验假设是教育实验的灵魂,整个实验过程都是围绕着检验与发展假设而展开的,它为实验研究规定了方向、范围,为收集、分析、解释材料、数据提供了框架。如何才能形成一个好的教育实验假设,这部经需要研究者的积累与沉淀,也需要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去挖掘思想和灵感。如何判断一个实验研究假设的好坏,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提出了四个标准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1)假设应以叙述的方法(而非提问的方式)加以说明;(2)假设要明确表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3)假设有待验证,且必须可以检验,这不仅意味着假设的表述应该有倾向性(或肯定或否定),而且所举的变量间的关系应该经得起操作,可以观察和检验;(4)假设应全面反映课题中所涉及变量的不同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教育实验假设的形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