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云****66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颐和园》教学设计.docx

《颐和园》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颐和园》教学设计人教版《颐和园》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颐和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颐和园》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教师板书课题:颐和园二、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三、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朗读课文:将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画出来。2、出示生字卡认读:指导学生注意生字,词易写错的地方。四、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1、教师指导学法:默读课文,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和记叙的游览顺序,划分段落。2、学生自学。五、检查交流课文学习情况1、指名读课文,正音。2、检查交流学生了解课文大意情况。3、检查学生了解课文记叙顺序。⑴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是: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⑵从文中找出写游览过程的动词,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法:进入、绕过、来到、走完、登上、下来。4、划分段落,理清条理。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二写万寿山的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全文有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对颐和园的总体印象。第二自然段:写长廊的景色。第三、四自然段:写在万寿山下及万寿山上看到的景色。第五自然段:写在昆明湖畔所见的景色。第六自然段:表达作者赞美的感情。除首尾两段外,课文是按游览顺序叙述的。六、小结本文采用“总──分──总”的方法,以游览路线为线索,把各个景点串连在一起,条理十分清楚。本文首尾呼应,从整体上表现颐和园之美。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古代建筑物的赞叹及由此引起的自豪感。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记述了颐和园的美景。二、三、四、五自然段的开头一句都是过渡句,这些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很自然的将读者从一个景点引向另一个景点,使文章段与段之间衔接得非常自然。此外,文章的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建造颐和园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洋溢着民族自豪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写景与抒情相结合。《颐和园》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认识“颐、耸、阁”等7个生字,会写“殿、廊、柱”等11个生字,理解并会书写“神清气爽、金碧辉煌、滑过、隐隐约约”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和摘抄最感兴趣的词句。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课前准备学生结合课文查找有关图片、音像和文字资料;教师准备好相应的图片、挂图或课件。第一课时激情引趣,初历景观1、承前导人。由对长城和《世界遗产名录》的体验和了解人手,相机出示《颐和园》中的三幅挂图或展示相应课件。2、看图引入。先让学生认真观赏三幅图,再谈突出印象。揭示并板书课题。交流(照应课前学生已有的准备):谁了解(插入曾三次被焚毁和遭破坏的简介)?谁去过?有想法吗?谈话:颐和园真是太美啦!今天,请同学们自由地去游、自由地去赏,再请你们用书中的话语把颐和园的美尽情地层示,有信心吗?那么,想怎样展示呢?(以美读、或以导游、解说等形式)非常好!现在,请你们选用自己最合适的读书方式开始进入颐和园(提醒学生注意结合课后思考题自读)。相信你们一定会表现得非常优秀。3、自主读书。a、给学生不少于20分钟时间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先充分自读自识自探,再自找伙伴合作交流与互助。注意强调学生在读中批画,并做到读而有疑。对易读错写错字,要求学生自主写上黑板。b、有针对性指导识写字:“堤”不能读成ti;区分好“柱、栽、筑、朱、狮”平舌和舌音;注意多笔字“殿、廊、雕”等字的写法等。4、尝试朗读。面向全体,由学生自主选段朗读,并自主发现问题,主动评价与助读。特别要求学生注意生字和生词的正确识读以及长句的读法。5、粗说印象。一是写景状物的语言美;二是体会有序叙述、抓景物特点描写的表现美的方法。第二课时习有效造势,融入画境1、变换角色,自读自悟。老师先示读(或放录音或放课件),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让学生随着作者的脚步,大步走进颐和园的画面,走进文本所创设的美景,唤起学生在读中用作者的眼睛去观察,用作者的情感去品味,用作者的激动去想象,再用自己的声音(语言)尝试把颐和园多姿多彩的美表现出来。变话为画,真情抒发自己对颐和园之美的体会与感悟。a、结合插图,读句晶词,体会语言美。一是读进词句,读出理解;二是对优美生动的句段反复品读,读出自己的体会。b、小组交流,读评结合,感受语言美。每个人只读自己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