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设计(闫韬) (2).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颐和园教学设计(闫韬) (2).doc

颐和园教学设计(闫韬)(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颐和园》教学设计□文/闫韬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2、过程与方法初读课文,读准读通;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文本,体会特点;归纳总结,感受文化;拓展延伸。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体会我国的园林艺术之美和中华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课前准备: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及图片。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课件2、优美的音乐。3、学生广泛搜集有关颐和园的文字、图片及其他资料。[课前交流]同学们,你们一定都感觉到了,我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大多数人都喜欢去旅游,我想在座的同学都去过不少风景优美的地方吧?谁来给大家说说你都去过哪?那里有什么特点?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畅所欲言……)一、激情导入,引出课题。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我们中华名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许多名胜古迹令人向往,倍受世人瞩目。这节课老师带领同学们跟随作者一同去北京的颐和园游览一番,你们愿意去吗?(生:愿意。)1、书空课题。(板书:颐和园)2、齐读课题。3、解题。师:字音都读准了,特别是生字“颐”,那在字形上“颐”字有什么要注意的吗?谁来提醒大家。(生发言)师:“颐”字是什么意思呢?谁知道?看来这个字平时不常见,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生:查字典)好习惯啊!(课件出示颐:1、面颊、腮。2、修养、保养;颐养天年。)师:你觉得在这“颐”应该选择哪种解释?你知道是谁想在这颐养天年吗?(生:慈禧太后)师:这个太后除了想在这颐养天年,她还想做什么?她还有什么愿望?(生:希望天下和平)师:(作为当时的统治者,她希望天下泰和,没人来反对她)谁能把“颐”“和”两个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生:慈禧太后既希望自己在这颐养天年,又希望天下泰和)(过渡:同学们,那么在这样一座寄托着美好愿望的皇家园林里究竟有哪些景物?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感知。(读书要求:1、读真确,读流利。2、动笔画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相关语句。)师:老师注意到了,同学们读书时把要挺得直直的,这位女同学一边在读,一边在勾画,那位男生时不时地皱一下眉,是在思考吧?这位女生还漏出了笑容,这就是读书的状态,真好!那你发现了吗,颐和园里有哪些景物?(生: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2、学习字词(课件出示)多种方法认读识字师: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美、大)那这么大这么美的颐和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游览顺序、移步换景)你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了吗?(生汇报)师:(出示课件:文中的五句话)(板书: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过渡: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细细游览一番吧!)三、细细品读,走进长廊的“长、美”。1、学习长廊“长”的特点。师: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作者就来到了哪?(生:长廊)哎,为什么叫它长廊?长廊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拿起笔画出相关语句。师:谁来说说为什么叫它长廊?(生:有700多米长)她很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个句子中的数字,700多米有多长?估计有这么十几个教室的长度。这么长的长廊一眼望过去什么感觉?(生:一眼望不到头)(出示课件:长廊)这长廊啊果真是名不虚传,它真是够长的,同学们,北京颐和园的长廊在世界上可是有名的啊!1992年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被列入世界吉尼斯纪录。那么长廊除了“长”这一特点,它还有什么特点?(生:美)2、学习并体会长廊的美。师:你觉得它哪美?(生汇报)(1)长廊的颜色美: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读出它的美)(2)长廊的绘画美: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没有哪两幅画是相同的。师:同学们你从哪些字、词体会到了什么?(生畅谈)师:同学们,长廊上的画五彩缤纷,确实很美,你们能读出它的美吗?(齐读)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看长廊上的画?我们来欣赏一下吧!(幻灯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红楼梦》黛玉葬花;《水浒传》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西游记》过通天河;民族英雄岳飞《岳母刺字》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鹊桥相会》)师:孩子们还想看吗?(想)可惜没有了,因为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么多老师怎么能放完呢,据说长廊上的画有8000多福,幅幅不同,幅幅精彩,幅幅蕴含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啊!如果你真的走进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