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评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上传人:猫巷****盟主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评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评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单元单元评估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西汉至魏晋时期,门下省内多杂用阉人,负责“执虎子(尿壶)、唾壶”等,做的事情非常不堪,民间讽刺侍从出身的人往往称之为“持虎子者”(《三国志·魏书·苏则传》),但他们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这种现象反映了(B)A.中央集权扭曲了官场风气B.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C.士人道德沦丧的时代风气D.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解析:根据“门下省内多杂用阉人”“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结合所学,古代君主为了加强专制重用身边侍从人员和亲信,削弱相权,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现象是君主专制的结果,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士人道德沦丧”,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忠君爱国”无关,排除D项。2.下表说明(D)时代政区名称北方数量南方数量秦末郡3413西汉元始二年(2年)郡、国7132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州11.57.5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道78唐元和八年(813年)路815A.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B.行政区划调整兼顾南北平衡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D.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政区变迁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地方最高层级行政单位的南北方数量,秦汉至西晋时期北多南少,唐朝后期逐渐北少南多,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正在逐步南移,从而在南方设立的最高层级行政单位不断增加,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不能反映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排除A项;从行政单位的数量来看,没有体现“南北平衡”,排除B项;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排除C项。3.南朝道士张融遗命,入殓时“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这说明了(B)A.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B.儒、释、道三教出现融合趋势C.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D.南北朝时期出现崇佛抑儒现象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教合一。从材料中“南朝道士张融遗命,入殓时‘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可以看出,当时儒、释、道三教呈现出融合趋势,所以B项正确;A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三教融合的趋势,不是突出表现儒家思想的地位受到冲击,C项错误;D项材料没有反映。4.韦伯说中国在“长达12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的社会地位概由其官职决定,而不是由其财富决定。而获得做官资格的又是由其所受的教育决定”。形成这种局面的制度保障是(D)A.宗法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选官制度之科举制。材料中“社会地位概由其官职决定”“获得做官资格的又是由其所受的教育决定”说明是科举制度实施导致的,D项正确。A项属于西周政治制度,和选拔人才没有关系。察举制是汉代实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注重品德,而九品中正制则注重门第,由此可见,B、C两项选官依据都不是通过教育实行的。5.元代王祯《农书》描述曲辕犁:“南方水田泥耕,其田高下阔狭不等,一犁一牛挽之,作止回旋,惟人所便。”这说明曲辕犁(C)A.在元朝开始用于农业B.只适合南方水田C.使传统耕作技术成熟D.变革了耕作方式解析:曲辕犁是唐朝发明并用于农业生产,故A项错误;曲辕犁虽然出现于长江下游一带,但是技术可以传播与交流,曲辕犁具有普遍适用性,“只”字绝对化,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一犁一牛挽之,作止回旋,惟人所便”可以看出,使用曲辕犁的方便性,故C项正确;曲辕犁只是使犁的构造发生改变,并不能改变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故D项错误。6.为酬劳谋臣武将以及优待皇室诸王,贞观十一年太宗定下制度:勋臣、诸王为世封刺史。当时,刺史是一州之长,唐初全国仅有州(府)158个。侍御史马周上书反对,他举史实为例陈述该制度的危害,太宗最终采纳马周之言,停止了世袭。这则史事(D)A.折射出唐初政治的民主性B.蕴含了唐太宗施仁政的方略C.凸显了三省六部制的优越性D.反映了唐太宗开明的施政风格解析:从材料中的“太宗最终采纳马周之言,停止了世袭”来看,唐太宗能够听取大臣的正确意见,因此这则史事反映了唐太宗开明的施政风格,故答案为D项;唐初政治不存在“民主性”,排除A项;材料中唐太宗采取建议与“施仁政”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排除C项。7.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地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C)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解析:材料信息是唐代前期刺史向尚书省(中央)请示汇报,唐代中后期则向地方节度使请示汇报,这实质上反映了地方割据势力的扩大和中央权力的削弱,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皇权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评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综合检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综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综合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