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过程与方法:1、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2、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会与人合作。2、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3、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教学重点】设计检测方法【教学难点】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物体不一定就是绝缘体【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木头,橡皮,陶瓷,玻璃球,铜片,纸片,铝片,铁钉,钥匙,硬币,金属调羹,蜡烛,棉线,竹签,圆珠笔芯等,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份检测记录表。【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到物体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师:大家先看这里。(出示简单的电路连接。)这是一个简单的电路连接。如果在电池盒中放入电池,灯泡就会??生:亮起来。师:地球人都知道!哪位同学能够说说小灯泡为什么亮起来了?生: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来,经过灯丝流回负极,所以小灯泡亮了。生:因为电线将整个电路形成一个闭路,所以小灯泡亮了。师:(出示剪刀),现在我用剪刀将电路中的电线剪断,灯泡会???生:灯泡会灭了。师:都同意小灯泡会熄灭吗?生:同意!师:我们来看看。(演示剪断电线)师:哪个同学能说说小灯泡现在为什么灭了?生:因为现在电线剪断了,电流就通不过去了。师:你们有什么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生:要把两条断掉的电线接起来。师:我们把它接一接,让它重新亮起来,好不好?生:好!(师演示把电线直接接上。)师:亮了吗?(两根导线的外壳接触在一起)生:没亮。师:亮了吗?(再做一次)生:没亮(灰心地)。师:应该怎样接才能亮起来?(假装不会,请学生上来帮忙)生:要把电线的头接起来才能亮。生:要把里面的铜丝接起来才能亮。师:要把电线里面的铜丝碰在一起,灯泡才会亮对不?生:对。师:我们来连连看,是不是这样的?(师接亮小灯泡)。师:啊,真的亮了,真厉害,掌声鼓励一下。师:通过刚才这个小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只有把里面的铜丝连起来,灯泡才会亮。师:也就是说电线里面的材料和外面的材料是不一样的,里面的铜丝容易让电流通过,外面的塑料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物体的这种容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属性,我们称它为物体的导电性。(板书:导电性)里面的铜丝容易让电流通过,我们把它叫做导体。外面的塑料不容易让电流通过,我们把它叫做绝缘体。(课件出现概念: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像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学生一起朗读)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导体与绝缘体(板书)师:电线里面的铜丝是什么?生:导体。师:外面的塑料是??生:绝缘体。2、制订一个“检测一块橡皮”的计划师:老师这里有一块橡皮(出示橡皮),大家说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生:绝缘体。师: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要通过实验检测才能知道是不是?那同学们先讨论一下需要用什么东西来检测。生: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引导学生先思考,如果回答不上来,再出示电路检测器)师:那怎样利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一块橡皮是不是绝缘体呢?各组讨论一下,讨论好的请举手。学生汇报师:同学们的回答都不错,但还有不足的地方,现在我来告诉大家一种更科学更规范的检测方法,请大家仔细看看是怎么做的。(演示橡皮的检测方法,强调要先预测,再检测电路检测器是否可用,还有要检测两次,另外在检测的时候,电路检测器上的两个金属头不能直接叠在一起,如果两面次结果不同,那继续检测三次四次,检测过的材料放到另外一个袋,并及时做记录。说明能使小灯泡亮的物体我们就认为它容易导电,不能使小灯泡亮的物体,我们就认为它不容易导电)师:刚才这块橡皮的两次检测,小灯泡亮了没?生:没有亮,橡皮是不容易导电的。师:不容易导电的我们叫它什么?生:绝缘体。师:橡皮是??生:绝缘体。3、检测身边20种物体的导电性师:除了橡皮外,还有哪些物体也是绝缘体呢?又有哪些物体是导体?(生纷纷举手,叫几个学生回答)师:这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呀,那你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需要我们做实验来检测。师:今天这节课,要求每一组的小朋友们检测二十种材料的导电性,刚才老师和你们一起已经检测过橡皮了,还有十九种材料需要检测,其中的十六种材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