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低、中、高”段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5篇范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如何搞好“低、中、高”段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5篇范文.docx

如何搞好“低、中、高”段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5篇范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搞好“低、中、高”段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5篇范文第一篇:如何搞好“低、中、高”段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如何搞好“低、中、高”段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一、教给学生读懂一个自然段的方法: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读全段,使学生对整个段落先有一个初步认识。带着“这一段里共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的问题读。第二步:逐句读,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让学生想一想这几句话讲了几层意思,待学生回答后,让学生把整个自然段读读,说出段的主要意思。第三步:进一步读全段,想想这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这样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阅读,既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二、抓好两个过渡,上好四个台阶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是理解语文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每段的主要内容,了解段与段是怎样联系起来的,了解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抓好两个过渡1.由低段往中段过渡。中年级段的训练是低年级词、句训练的延伸,而低年级的词、句训练是中年级的训练的基础,两者联系紧密。教低年级的教师要注意渗透段的教学因素,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段,并由易到难逐步理解自然段,为中年级段的训练做好铺垫。2.由中段向高段的过渡。段的训练的发展是篇章。因此,段的训练是篇章训练的准备。教师的教学从三年级的后半学期起,要适当地渗透篇的教学因素,引导好过渡。具体说来,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衔接点的教学:(1)由辅助学生分段,向引导学生独立分段过渡。(2)由概括自然段、意义段的段落大意,向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过渡。(3)由理解段落内部句与句、句与段的联系,向理解段落之间的联系、段与篇的联系过渡。(4)指导学生由详细复述向简要复述过渡,由复述一个自然段、意义段向复述一篇课文过渡,为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做准备。(二)上好四个台阶中年级以段的训练为重点,而段的训练重点是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分段是归纳段落大意的前提,归纳段落大意是分段训练的目的之一。而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的训练,又必须以扎实的自然段训练为前提,这就确定了段的训练的台阶性,而不能同步进行。1.第一训练台阶,主要进行自然段的训练。(1)教给学生读懂一个自然段的方法。(2)引导学生从读懂一个自然段的过程中领悟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自然段的结构形式,了解连句成段的一般规律。(3)读写结合,指导写段,把知识转化为能力。2.第二训练台阶,辅助分段。教师要:(1)抓好起步训练,引导学生从分段训练的具体过程中,总结出分段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并从中接受逻辑思维训练。(2)引导学生从一次次辅助分段的实际训练中,总结出分段的方法和规律,并运用学到的方法规律给课文试分段,培养分析理解能力。3.第三个训练台阶,归纳段落大意的训练。(1)教师要“扶”好归纳段意训练的第一步,使学生明确什么是段落大意?段落大意是怎样归纳出来的?段意和“段”的意思、段落提纲、小标题有什么不同。(2)归纳段意要从口头到笔头。分段,理解段的内容后,先让学生简要复述段意,然后再写下来。(3)在一次次引导学生归纳段意的训练中,要注意教给方法和规律。4.开始对学生进行篇章结构的初步训练,为第四个训练台阶。(1)在教学中要弄清两点:一是段落之间是怎样用过渡句连接的;二是整篇课文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连段成篇的。(2)在一篇篇课文的教学中,逐步把段与段、段与篇连接的一部分方法、规律教给学生。(3)学用结合,指导好课后练习和基础训练中有关篇的训练题,以促进知识的转化。三、教给学生概括段意的方法和规律1.总分关系段落。总述部分是主要的,概括段意时要抓住段首的“总起句”,段尾的“总结句”或段中层次间承上启下的“过渡句”。2.具体叙述一件事的段落,要抓住“谁、干什么”概括。3.问答形式的段落,段意要紧紧抓住问题的答案。4.概括说明文的段意,要抓住该段说明了客观事物的哪一个侧面。5.有过渡句的段落,要抓住过渡句揭示的意思概括。6.自然段作为意义段时,在分析自然段层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7.比较长、比较复杂的段落,在概括自然段段意的基础上,概括意义段的段意。8.因果关系的段落,“果”的部分是主要的。9.并列关系的段落,要抓住并列的几个要点。10.转折关系的段落,后一层意思是主要的。11.顺承关系的段落要先分层概括出层意,再把几层意思合起来概括出段意。12.递进关系的段落,要抓住意思最深的一层概括。指导学生概括段意,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求得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是通过概括段意这一手段,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四、怎样按照分段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去指导学生去做、去练,反复操作?第一步:一读课文,弄清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二步:二读课文,了解每一自然节写了什么内容。第三步:三读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节写的是一个意思,可合并为一段。第四步:四读课文,看看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