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演变概述doc23(1).doc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宏观经济政策演变概述doc23(1).docx

宏观经济政策演变概述doc23(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24页第PAGE\*MERGEFORMAT24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24页宏观经济政策演化概述发达国家在二次大战之前大都经历过自在本钱主义时期。二次大战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被不断强化和规范化,逐渐构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一整套宏观经济政策。进入70年代,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一度失灵,各国政府重新考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各项干预政策。因而,80年代发达国家相继增添政府对经济的频繁干预,进入重新注重市场自发调节作用的时期。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速和新凯恩斯主义的传播,发达国家的政府再次调整了他们对经济生活的宏观干预政策。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在新的基础上被逐渐加强。同时,在不同国家之间,一方面加强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合作和调和;另一方面也在国内政策的目标和具体措施上呈现出更多的差异。这就是说,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虽然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共性,但也更多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象50-60年代那种以凯恩斯主义为基本指点思想,从而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共性突出的时代曾经一去不复反了。各国都在寻求适合本人国家特点的更有效的宏观经济干预方式。作为本书的概述,我们将在这一章中集中阐述那些具有共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过程,而将各国的特点及其历史渊源放到后面具体叙说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演化的章节中。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产生“宏观经济政策”通常是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当局的其他经济管理机构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控的行为。它是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措施、手段、决策机构、履行组织、信息搜集和监督在内的,旨在对全部经济状态进行调节的系统。现代宏观经济政策是沿着两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途径发展的,一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实践,二是宏观经济理论对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认识。虽然政府在制定和履行宏观经济政策时往往以经验性的认识为次要根据,但是它的发展历程却显示出它越来越依赖于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政府干预经济是前本钱主义社会不断存在的,本钱主义对封建社会的胜利使得市场经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经济方式。自在本钱主义经济是在冲破封建社会对商品经济束缚的基础上确立的,而主张政府只是本钱主义经济“守夜人”的思想正是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对政府的要求。在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中,市场经济几乎是完美无缺的,“看不见的手”会将一切都安排好,根本用不着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直到凯恩斯主义诞生之前,古典经济学不断坚持着这一思想。本钱主义国家的政府也不断坚持着对经济活动基本上不干预的信条。但是1929-1933年的“大危机”从根本上动摇了这一信条。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为标志,各国政府开始尝试对衰退中的经济进行干预;而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又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点.可以说,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的《通论》是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源头。一、1929-1933年的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本钱主义国家的政府在29-33年大危机之前,不断是相信古典经济学的。这一理论否认经济危机的必然性,认为市场经济可以自动对经济进行调整,市场机制可以纠正局部的和暂时的危机,使经济总是自动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形状。对于经济危机,政府不必恐慌,只需有足够的耐心,经济危机总会过去。无论任何时候,政府都不必做什么。显然,古典经济学是一种消极的经济学,无为的经济学。它除去对市场经济的运转做近乎于“完美无缺”的解释之外,没有任何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因其对本钱主义经济只会“唱赞歌”而将其称为“庸俗经济学”。当古典经济学家告戒政府,经济危机没有必然性,它只是偶然出现在经济的局部或某些时期的时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却向全世界颁布发表,本钱主义经济中存在着固有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它将以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方式表现出来,本钱主义也终将因危机的不断爆发而走向灭亡。在全部19世纪和20世纪初,周期性经济危机危机虽然一次次地对本钱主义的生产力构成巨大的破坏,但总能在必然时期内恢复。尽管这类恢复往往十分痛苦,其期限也与古典经济学家所说暂时性和局部性危机相去甚远,但政府还没有被逼到非采取措施不可的程度。以1929年10月21日的“黑色星期一”(美国纽约股票市场暴跌)为标志,本钱主义各国相继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此后到1933年的一段时期内,本钱主义各国的存货大量积压,企业纷纷倒闭,失业大幅度添加(美国的失业率曾一度达到了25%)。在这类情况下,市场经济可以自行调节到充分就业形状的信条从根本上被动摇了。政府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恢复经济,全部本钱主义制度将面临崩溃。为了添加就业,刺激生产,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