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企业质量成本管理.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议建筑企业质量成本管理.doc

浅议建筑企业质量成本管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筑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是建筑业企业生存的根本,质量成本是质量问题的经济表现,它以货币形经济的角度反映质量问题,同时也反映质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而效益是企业永恒的追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的。通过质量成本管理,保证建筑质量,降低质量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建筑企业工作中的永恒的主题。11.1质量成本的定义及组成就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是为保证和提供建筑产品质量而进行的质量管理活动所花费的费用。即建筑企业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和由于工程未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而造成的一切损失费用的总和。质量成本由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四部分组成。预防成本:为使建筑产品故障减少到最少而发生的一切费用主要包括质量工作费用、产品评审费用、质量培训费用、质量奖励费用、质量改进措施费用和质量管理专职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用。鉴定成本:建筑产品的鉴定成本是指原材料进场检验、各分部分项和建筑产品全面完工后的验收和为进行质量鉴定而发生的一切费用。内部损失成本:即为使建筑材料经过合理技术组合形成建筑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主要包括不可修复的废品损失、可修复废品的返修损失、返工后或矫正后的产品重复检测和试验的复验费用、由于产品质量事故引起的停工损失及产品降级损失等。外部损失成本:即为建筑产品所配套的机、电、水、管、消防、空调、通风、门窗、燃气、通讯、楼宇控制系统等设备在保证建筑产品安全性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1.2质量成本的原理质量成本及其四个组成部分与建筑产品的质量水平密切相关。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属于质量保证费用,通常被称为投入成本,与质量水平成正比关系;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属于损失性费用,通常被称为损失成本,与质量水平成反比关系。投入成本、损失成本、建筑产品质量水平、质量成本总额之间的关系。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预防鉴定成本随着增加,而故障成本则减少;故障成本曲线与预防鉴定成厩叩慕坏闶亲罴逊延玫悖馐敝柿渴室耍柿孔艹杀咀畹停?企业的经济效益较高。由此可见,并非建筑产品质量越高越好。在满足“施工验收规范”的条件下,建筑产品质量水平过高,意味着质量过剩,此时,鉴定成本的比重最大,这是影响达到最佳质量成本的主导因素。应研究降低质量标准中过严的部分,提高检查试验抽样检验的工作效能,使鉴别成本降下来,从而使质量成本总额趋近于最佳值。相反,当建筑产品质量不足时,故障成本比重量大,它是影响达到最佳质量成本的主导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应着手改进质量,采取预防措施,加强检验工作,寻求降低质量成本的途径。无论是过剩还是不足都不利于建筑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找出质量水平和质量成本之间的最佳平衡值。根据有关资料提供的分析来看,建筑产品中质量成本占总造价5%左右,质量成本高低直接影响着总成本的大小,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但现阶段我国仍有不少建筑企业未能摆正质量水平和质量成本的关系,重视了建筑产品质量,则放松了质量成本管理;反之,加强了质量成本管理则使产品质量有所下降。有些施工企业甚至尚未进行质量成本管理。这主要是对质量成本及其原理认识不够,对质量成本管理重视不足。22.1质量成本管理的概念质量成本管理就是企业动员与质量职能有关的部门和职工,对质量成本进行预测,计划,核算,分析,控制和考核等环节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组织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在质量,成本和效益三者之间取得最佳经济效果。2.2质量成本管理的必要性(1)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质量成本是建筑产品总成本的一部分,确定质量成本的最佳水平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通过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对质量成本体系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了解质量成本中各项费用的变化趋势,针对这些趋势中的不良倾向采取控制措施,控制其中不合理项目,反复调整,找到本企业质量成本构成的最佳比例,进而确定满足甲方(或业主)要求的最佳质量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2)开展质量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建筑市场将面向全世界开放,必将有更多的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从事的建筑业务更加广泛。据资料统计1998年全球最大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公司中有91家在中国有业务,而全球最大200家国际设计公司中有140家在中国有业务,可以说无论是工程设计还是工程施工,中国都是外国承包商激烈的市场。而由于外国公司凭借强大的资金、技术和网络优势。全球最大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