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教学策略浅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估算教学策略浅谈.docx

估算教学策略浅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估算教学策略浅谈第一篇:估算教学策略浅谈估算教学策略浅谈估算策略主要是指运用估算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学生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并不难,但是灵活运用估算策略却不容易。在不同的具体情境下,估算的策略是不相同的:有时候要“估大些”,有时候又要“估小些”,因此,我们在估算教学不能仅局限在教估算,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估多了,还是估少了,怎么样估与准确值比较接近”。通过对估算值和准确值之间的比较,明确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范围,建立更为清晰的数感。如当学生把53×8估算成50×8,得400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把53估算成50,结果是估算多了还是估算少了,准确值大概是多少?”这样让学生明白把53估算成50,少估了3,那么估算值比准确值少估了24。这样挖掘了估算的潜在功能,对估算的理解就会更加的深刻了。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不同的估算策略。又例如:62个学生去儿童游乐园玩,每张门票9元,大约要准备多少钱呢?根据外出情境的需要,就要把62×9看成62×10=620元,或者把62×9看成70×9=630元,需要采用把结果估算得大一些的策略。在“除法的估算”这个内容里,更进一步体现了估算策略的灵活性。例如:估算124÷3,就有这样两种方法:(1)124÷3≈120÷3=40(箱)把124看成120(2)124÷3≈123÷3=41(箱)把124看成123虽然这两种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从实际生活中看,若选择第2种估算方法,答案“41”更接近准确数,更精确些。从多种估算方法中,选择一种合乎实际的,就是一种策略了。又例如三年级下册的:有260个桃,平均装在4个筐里,每筐大约装多少个?估算260÷4,可以这样估算:(1)260÷4≈240÷4=60可以把260看成240(2)260÷4≈280÷4=70也可以把260看成280在这里,把结果估算得小了或者大了都可以,估算的策略比较灵活。从上面的两个例子看出,教学“除法的估算”时,就不能一味强调学生用“四舍五入”法去化整,而是要根据具体题目而定,把被除数看成一个能除得尽除数的数都可以,也就是转化成口算除法能计算出来就行,不必死搬硬套,要让学生自己选择更合理的那一种策略第二篇:《估算的教学策略》读后感《估算的教学策略》读后感吉林牛福萍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内容是《估算的教学策略》。估算,之前我给它的定位是处于边缘位置的知识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在小学阶段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人教实验版教材中一年级教材中渗透,无具体章节体现,到四年级下册至六年级下册中也无具体章节体现,但在练习题中却有此类型题,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巩固与提高。2011版新课标强调了估计的学习,相关内容作出了调整。此次读书学习让我认识到了估计的重要性,弥补了以前的不足之处。一、进一步明确了估计的分类书中指出估计在小学课程中体现为数量估计(如估计一堆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简称为估数)、测量估计(如这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多少?简称为估测)、计算估计(如学校组织987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带8000元钱够不够学生的门票钱?简称为估算)。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跟学生交代清楚,不能再用估计或是估一估来代替了。二、进一步认识了估算的价值《课标》强调了学生对于估计的学习,而估算是运算能力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估算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二是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方面,三是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近似”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基于以上几点,我个人认为在开展估算教学时不能脱离《课标》要求,应注意三点:一是把握估算教学的阶段要求。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是第一学段估算的核心。估算的方法既是具体的,又是灵活的,要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二是有效开展估算教学。经常安排应用估算探索笔算法则、验算笔算、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培养估算的意识,提高估算能力。三是要经常性地开展调研,调研学生是否具有估算意识,了解学生不愿意估算的原因,这样才能在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第三点是我平时没有意识到且没有做到的,知不足才可以更好地进步。三、进一步明晰了要如何开展估算教学估算教学应该如何逐步地、分层次地推进,直至达到教学目标呢?解决策略:1、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培养估算意识。2、讨论交流总结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能力。3、培养估算的习惯。估算的教学首先应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估算作为课堂估算教学的必要背景和出发点,而且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估算。面临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辨别什么时候要估算,什么时候要计算;需要估算的还要选择:要估算得“大”些,还是要估算得“小”些。要求教师能把握住教材提供的每一次机会,逐步让学生去了解、经历或体验估算的内容、意义和方法,那么估算才可能逐步内化为他们算法策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