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奇妙的对联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也是我国第一副对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寿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它的量词为“副”。一副对联的字数多少没有规定,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对仗,就是词句的对偶。它的要求是用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句法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反或相关的意思;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在现代汉语里平声是一二声,仄声是三四声。上联尾字为仄声,下联尾字为平声。以此判断上下联。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中间不加标点。对联张贴时要按照传统的习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配对联春联寿联行业联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合字联拆字联隐字联镶字联同偏旁部首联叠字联顶针联谐音双关联谜语联回文又称回环,是讲究词序回环往复之趣的一种修辞法,表现两种事物的相互关系。它有三种不同的写法:⑴上联倒转作下联法:“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⑵上下联顺逆同一法:“北陵奇景奇陵北;南塔新奇新塔南。”⑶上下联颠倒互换法:“禽鸣听耳悦;鲤跃视神怡。”可读为“怡神视跃鲤;悦耳听鸣禽。”其它联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练习请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昔闻先忧杜少陵始可言诗范希文庶几知道今上后乐下列对句是对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的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人刺虐入木三分请根据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小石潭凄寒幽邃,选出下列企业、商场、茶楼、书屋楹联对偶不太工整的一项()A.创建名牌企业,铸造精品工程B.百货百样白拿不烦,千客千意千言送暖C.善待东西南北客,畅谈兄弟姐妹情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对联故事杨慎,字用修,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近一个堰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县令刚念完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从前,有个“孤寒鬼”打算开个酒店,于是出了三两银子,为新店征写一幅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孤寒鬼”对他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老鼠。”那秀才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下联是: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秀才摇头晃脑地念了一遍,“孤寒鬼”听了非常高兴,但脸上却不露声色,还耍赖地说:“对联好坏,还需听众人意见。”就这样把三两银子也赖掉,不给秀才了。到了新店开张的那天,当着许多前来看热闹的人,秀才大声地把对联念成:“人多病,少财富。”“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孤寒鬼”一听,大骂秀才,看热闹的人却哄堂大笑。请你猜猜看,原先“孤寒鬼”听了为甚么非常高兴呢?因为秀才念成:“人多,病少,财富”“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