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新经济政策.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俄新经济政策.doc

苏俄新经济政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俄新经济政策【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必修2第20课第2子目。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而“新经济政策”这一内容在整个课是承上启下的地位,尤其重要。而在整个苏联经济建设的过程也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苏共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用市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它的实施也为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基础。【学情分析】通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对苏俄有了一定的了解,能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实施。但经济政策这类内容比较生僻无趣,所以要通过一些问题的探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目标】识记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理解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用辩证的方法评价新经济政策,培养辩证的思维通过联系我国的改革开放,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与光明的前途,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感受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心意。【重难点】重点:新经济政策的意义难点: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教学用具】多媒体【版书设计】苏俄新经济政策转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实物配给制,强制劳动)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苏俄国民经济工人、农民不满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濒临崩溃经济和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实施新经济政策内容1、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工业:解除工业国有化,扩大企业自主权3、贸易: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4、分配:取消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意义【教学过程】导入(2—3分钟)我们知道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借鉴社会主义的经验,实现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融合。而在更早的时候,1921年的苏俄就利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这是两种经济模式首次明显的交融,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第20课第二子目新经济政策新课教学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回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课件展示: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流通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社会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余粮收集制的实施依据不是农民实有余粮的多少,而是国家的需求量。根据国家对粮食的需求量,逐级摊派,直到农户。如果农户的余粮不足,则必须由口粮补足,按期缴纳。想一想如果你是俄国农民,你对余粮收集制是否满意?转变的必要性课件展示材料材料一: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强化了,1920—1921年度的粮食收购量却翻了一番,而农民获得的代价仅是一些贬值99.5%的“彩色纸片”。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农民已不堪忍受,农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材料二:而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满。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2月28日发生了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抛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参加叛乱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情绪反映了农民是何等的不满。材料三:4年世界大战和3年国内战争,整个国家满目疮痍,1920年国民收入只有40亿卢布,比1917年还少70亿;工业总产值只及1913年的14%,其中钢和生铁的产量只及1913年的5%和3%,煤也只有1/3;谷物总产量比1913年减产1/3。全国陷入一片饥荒,人民连基本的面包和衣服都得不到满足。此时1920--1921年苏俄又遭遇了大旱灾。粮食极端匮乏,原料能源缺少,工厂也无法开工。提问: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师结:阶级矛盾尖锐,政局动荡;战争和灾害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濒临崩溃继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了尽快地实现社会主义,列宁等苏共领导人在看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顺利实行并取得成效,作为忠实的共产主义的信仰者当然会想直接跨入社会主义,当你决定一生追求的东西近在眼前,谁都不会拒绝。但现实却是材料所示的不理想,正如时下流行的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于是列宁开始探索一条新的途径解决当前的问题,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对话一:列宁与农民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列宁请思考:列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