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复习总序专业知识讲座.ppt
上传人:是你****平呀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5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诗歌鉴赏复习总序专业知识讲座.ppt

诗歌鉴赏复习总序专业知识讲座.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古人往往有名有字,一般自称时称名,称呼别人时称字表示礼貌和尊敬。B.“河北”,指黄河以北地区,“河”这里特指黄河C.“跋”,是一种相当于“序言”的文体,写在书籍前面,用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D.“投壶”,是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将箭投入酒壶中,投中多者为胜。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最消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柳永)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考试说明1【2017全国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经典考题3.2015(全国新课标卷I)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考点解读:(1)考查诗歌的(2)考查诗歌的4.(2014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考点解读:(1)考查诗歌的(2)考查诗歌的5.2014年高考全国卷II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宿渔家[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考点解读:(1)考查诗歌的(2)考查诗歌的二、《考纲》解读与命题探讨1.、2013—2017考点分布:二、命题分析:(考点分布与命题规律)《步步高》159页1.考查重点2.命题形式3.选材特点三、备考策略:1.建立诗词鉴赏的知识系统2.掌握解题的方法技巧读得懂:1、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2、标准:(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2)领会深层意思:A、写了什么?B、表达了什么?C、怎么写的?3、条件:要读得懂一首诗,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首先是要有一定的诗歌知识储备,熟悉诗词体裁和题材。其次是要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再次是必须掌握两个方法技巧:第一、要抓得准(题目、关键词、注释、作者等)。第二、要先整体把握,再深入诗句,并突破重点诗句:1、诵读,初步领会诗歌内容、揣摩诗歌情感1、诵读,初步领会诗歌内容、揣摩诗歌情感例1、17全国卷《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点明B《金陵望汉江》---《旅夜书怀》《宿渔家》---《思远人》---(2)看作者知人论世(3)看注释,了解相关背景看注释寻花七绝句(其六)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西郊草堂,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此为组诗之六。问: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诗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愉快轻松的心情。(4)抓意象,体悟意境B.找动词,形容词---联想—体悟意境(5)抓关键词句,把握情感252024/9/11首联从赞美李白诗才超群“起”,颔联指出其清新俊逸的风格为“承”。颈联为“转”,开始由赞李白的诗才诗风转为写对李白的思念:从空间阻隔写两人天各一方。尾联是“合”,是怎样收束全诗的?既然天各一方,自然渴望相见,这是一层;渴望相见,见面干什么?对酌,切磋诗艺,又把首、颔两联的内容收在里面,这是又一层。从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