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察内容: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出题方式:选择错误或不恰当的项诗歌具有以下重要特征:我们可以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形象:即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融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2、语言:重点: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用典等形象分析(注意诗中选取事物)语言分析(感情色彩词)(象征意义语句、典故)对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A、开头两句交代时间,渲染了孤寂的气氛。B、三四句以孤鸿自比,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C、下阙写孤鸿不肯栖于寒枝,宁愿栖于寂寞寒冷的沙洲,表达了作者不计个人得失的乐观豁达的情怀。D、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谪居黄州时的孤独与寂寞,表达了他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暧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梅花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1、对这两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齐诗首联以略带夸张的“万木冻欲折”来反衬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又照应了诗题之“早”字。陈诗首联以“瘦”、“光”两字显已开梅花的清姿俊态。B、两首诗颔联分别写到“一枝”、“一朵”又先于众梅,更显它的不同寻常。C、齐诗颈联以工对的诗句写出梅花的姿色和风韵,陈诗颈联以平易的语言写出梅花的精神。D、齐诗尾联语义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有“望春”的含义。陈诗尾联写梅花的命运,诗人劝玉笛不要吹“落梅”之曲,因司春之神东君正为梅花安排命运呢。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诗前三联由远及近,先虚后实;陈诗前三联由近及远,先实后虚。B、两首诗都擅长对梅花作典型化的艺术处理,标题“早梅”和“梅花”都非泛指,而是特指众梅花中开得最早的这“一枝”和“这一朵”。C、两诗语言都清丽平淡,毫无浓艳之气、雕琢之痕,不重写形而重传神。D、两首诗都意蕴丰富,回味深长;齐诗祷祝梅明春先发,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作为怀才不遇者的期望及自信;陈诗借东君的“主张”留下艺术空白,让读者自己去驰骋想象。阅读由唐代李益所写的两首七绝,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上进行比较,指点出分析有误的一项:A、[甲][乙]两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相同,都是因景及情,即因听乐而抒发物定环境中将士们的情思。B、[甲]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乙]诗首句写景,其余三句写情。C、[甲]诗开篇用一联工整的对偶句写地点、景物、气候,着意刻画,倍渲染,而不嫌其多;[乙]诗虽也同样写了些内容,却用一句包罗,不觉其少。D、[甲]诗通过“一夜”句,把将士们久戍思归的哀怨心情和盘托出,[乙]诗则以行军的艰苦和凄厉的笛声为反衬,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将士们去防守边疆的豪迈气概和乐观情绪。高考复习诗词鉴赏(二)表现手法:修辞、衬托、情景关系、对仗等意境:即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主要和作家的风格有关)可从感情格调上分析(情显,情隐、直白、婉曲)(情胜、景胜)表现手法分析(修辞、衬托、情景关系、对仗等)意境分析(风格)(情胜、景胜)(情显,情隐、直白、婉曲)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A、首句写静,二句写动,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B、前两句写空山的热闹。一个“响”字使山林鼎沸,境界全出。C、第三四句描写深林返照,以光亮反衬幽暗。D、作者把握住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写出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充分显示了作者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兼音乐家的才能。《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沙螺。题君山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A、刘诗选取了月夜遥望的角度,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里的青螺,一首将倒映在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D、两首诗都将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而生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感觉。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