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二地理学考第三次周考卷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A.臭氧B.水汽C.氧气D.固体杂质2.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天空看上去仍然明亮,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A.反射作用B.散射作用C.折射作用D.吸收作用3.有关大气垂直分层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对流层随高度升高气温递增②平流层大气稳定适合高空飞行③各种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④飞机飞行在高层大气中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A.大气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B.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C.近地面的大气大量吸收地面辐射D.大气散射把热量还给地面5.各种辐射中属于长波辐射的是①太阳辐射②地面辐射③大气辐射④大气逆辐射A.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③6.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强的原因是A.纬度低,太阳直射B.地面物质吸收太阳辐射多C.离太阳近D.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削弱得少7.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的原因大气吸收B.大气反射C.大气散射D.太阳辐射8.下列辐射中,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A.太阳辐射B.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D.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9.图为北半球某区域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甲地的风向是B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10.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11.北半球夏季,地球上的风带、气压带的移动方向是A.北半球的风带、气压带向北移动,南半球的风带、气压带向南移动B.北半球的风带、气压带向南移动,南半球的风带、气压带向北移动C.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均向北移动D.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均向南移动12.我国华北地区某地,几天内天气变化情况如下:开始两天晴转阴,接着出现强烈的西北风,风停后转晴,气温下降。据此判断是A.冷锋过境天气B.暖锋过境天气C.高气压过境天气D.反气旋过境天气13.风形成的原动力是A.地球引力B.地转偏向力C.摩擦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14.影响南亚及我国西南地区的夏季风是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15.下图中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是16.下列有关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A.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B.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C.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D.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17.在下述天气系统控制下为晴天的是A.冷锋天气系统B.暖锋天气系统C.低压(气旋)天气系统D.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18.右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AB.BC.CD.D19.从数量上看,A>B的原因是()A.大气对A具有削弱作用B.B大部分被大气吸收C.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D.B大部分被地面吸收20.夜晚阴天比晴天气温高,是因为()A.辐射A减弱B.B辐射增强C.C辐射增强D.D辐射增强高二地理学考复习周考答卷一、选择题(将各题答案填入下面表格中,每小题3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综合题2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2分/空)(1)、写出ABCD代表的节气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_(2)、地球运动到A处时靠近___________(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___________(快/慢),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______,北半球各地昼_________夜(大于/小于)。(3)地球运动到B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此时全球昼夜状况是_____________。22、观察下图,回答问题(2分/空)(1)按性质分,甲为_________锋,乙为_________锋。A、B、C、D四地,受暖气团控制的是_________。(2)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_________锋,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以及冬季暴发的寒潮都是_________锋造成的。23.我国东部沿海某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1分/空)“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它也是一种,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2)夜间海陆风的形成:在夜间的海滨,因为陆地降温迅速,近地面温度偏,形成气压,海面因降温迟缓,温度偏,形成气压,因此近地面形成了夜间的海陆风。在下图中补充箭头,画出夜间海陆风的方向,完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