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微生物生态.pptx
上传人:骑着****猪猪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3.7M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八章微生物生态.pptx

第八章微生物生态.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一节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特点第一节微生物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特点第二节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表8-1不同室内环境的微生物总数及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cfu/m3)第二节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二、水圈中的微生物二、水圈中的微生物二、水圈中的微生物二、水圈中的微生物二、水圈中的微生物三、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三、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三、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二)嗜冷微生物1、发现(红雪现象:嗜寒水藻)(二)嗜冷微生物2、生存机制特殊的酶、细膜含特殊的脂肪四、土壤中的微生物2、土壤对微生物的作用土壤是微生物良好的生活场所。土壤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有利条件:①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②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③土壤中含有一定的水分④土壤中含有一定的空隙⑤土壤具有保温性⑥土壤的pH值一般为之间(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1、土壤剖面结构与微生物垂直分布(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2、土壤团聚体与微生物的分布土壤团聚体(土壤团粒):由土壤矿物质颗粒(黏粒)、微生物、植物残体以及腐殖质构成的微团聚体经过多次复合和团聚而成的结构。团聚体周围的等氧线3、根际微生物(2)根际微生物类群1、根际细菌:假单胞菌、黄杆菌、产碱杆菌2、根际真菌:镰孢霉属、黏帚霉属、青霉属3、根际原生动物第二节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第二节微生物在自然及人为环境中的分布3、共生:两个群体形成具有特殊结构、功能和绝对互利关系的高度专一的共生体。地衣:是由藻类或蓝细菌与真菌形成的共生体4、竞争:两个或多个群体共同依赖同一个生长基质或环境因素,结果一方或两方的群体大小或生长率受到限制的现象。5、偏害或拮抗:某一微生物群体产生某种物质,使另一微生物群体生长受到抑制,而本身不受影响的现象。6、寄生:一种微生物寄生在另一种微生物细胞中或细胞表面,从寄主中取得养料,并引起寄主病害或死亡。噬菌体与细菌蛭弧菌寄生于革兰氏阴性菌(蛭弧菌被噬菌体寄生——超寄生现象)粘细菌对细菌的寄生:依靠胞外酶溶解敏感菌群,释放出营养物7、捕食:一种微生物直接吞食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原生动物对细菌的捕食藻类对细菌和其它藻的捕食一、碳素循环中微生物的作用(一)纤维素的分解(2)无氧中温条件细菌:纤维分解梭菌。真菌:木朽菌、层孔菌放线菌:(二)半纤维素的分解(三)果胶物质的分解水浸法:把麻类物质浸入水中,利用厌气微生物分解其中的果胶。露浸法:把麻类物质堆置并保持一定的湿度,利用好氧微生物分解果胶。(四)木质素的分解(五)几丁质的分解有机氮(一)氨化作用(一)氨化作用(一)氨化作用(二)硝化作用2、影响硝化作用的环境因素(1)pH值:适宜微碱性(2)温度:4-40℃,最适:25-35℃(3)通气:需氧(4)湿度:过量影响通气,不足引起细胞缺水。3、硝化作用的农业意义淋溶硝化作用的化学抑制(三)反硝化作用(三)反硝化作用(三)反硝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