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一章微生物的生态第一节生态系统2.组成:生态系统有四个基本组成:环境生产者(植物)消费者(一级、二级……)分解者或转化者(微生物)。3.结构: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三维空间结构,由于环境条件在空间上的差异性,造成生物的分布也出现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布。4.功能主要表现在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1)生物生产: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包括初级生产(初级生产者进行)和次级生产(其他生物进行)。(2)能量流动:太阳光的光能→化学能,不断消耗→热能、动能等;能量是单向流动的;(3)物质循环:各种营养物质在各个组成成分间传递、循环(物质不灭);物质是被反复循环的;(二)生物圈定义: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其中包括人类,都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层。因为只有这个表面层内有空气、水、土壤等维持生物的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人们将这个生物有机体生存的地球表面层,称为生物圈。即: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环境所共同组成的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总和)。二、生态平衡定义: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并能对外来干扰进行自我调节。生态阈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干扰超过限度,则不再具有恢复能力。这个限度称为生态阈限。物质和能量的输入生态系统的平衡的破坏和建立,是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每当气候、日照、季节变化,或由于人为的因素,都可能造成旧平衡的破坏和新平衡的建立。生态系统总是在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推动着自身的变化和发展。三、生态系统的分类由于生态系统可以小到一滴水,大到生物圈,所以,分类有多种。根据生存环境分:如水体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各自还可进一步细分,例如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水生态系统;根据动态和静态可将淡水生态系统分为河流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根据生物群落分的,有动物生态系统、植物生态系统及微生物生态系统(在这些生态系统内又可根据生存环境或生物群落进一步细分)。第二节土壤微生物生态3.渗透压土壤内通常为,而在微生物(细菌)体内,G+为2.0~2.5MPa,G-为0.5~0.6Mpa。所以,土壤是等渗或低渗溶液,有利于微生物吸收水份和营养。4.氧气和水土壤具有团粒结构,有孔隙,可以通气和保持水分。土壤中氧气的含量要少于空气中,一般为7~8%。5.温度土壤具有较强的保温性,其变化幅度要小于空气。二、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种类、数量和分布1.数量和种类同一土体由于微环境的通气、水分、营养等状况都存在着差异,致使不同微生物呈立体分布。每克肥土中通常含有几亿至几十亿个微生物,贫瘠土壤每克也有几百万至几千万个微生物。①细菌数量:70~90%;种类:主要为腐生,少数自养分布:表层最多,随土层加深减少,厌氧菌反之。②放线菌数量:5~30%③真菌④藻类⑤原生动物表9-2农田土壤上层15cm处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2.分布水平分布——不同类型的土壤中所含微生物不同垂直分布——同一土壤的不同深度,微生物的分布不同三、土壤自净和污染土壤微生物生态1.土壤自净土壤对进入其中的一定负荷的有机物或有机污染物具有吸附和生物降解能力,通过各种物理、生化过程自动分解污染物使土壤恢复到原有水平的净化过程,称土壤自净。土壤自净是有一定限度的,即自净容量。如果超过这个容量,就会造成土壤污染。土壤自净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性;取决于土壤结构、通气状况等理化性质。土壤有团粒结构,并栖息着极为丰富、种类繁多的微生物群落,这使土壤具有强烈的吸附、过滤和生物降解作用。2.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生态土地是天然的生物处理厂,可用土地法处理废水、生活污水,易被微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经土地处理后得到净化。进行土壤灌溉时,要十分小心,要注意:(1)要根据物质和植物的特点,合理灌溉;(2)不能超过自净容量;(3)不能用含有有毒或难以降解物质的污水。这是因为这些物质会在生物体内积累、富集,最终会影响到人类自己。四、土壤污染和土壤生物修复1.土壤污染及其后果来源:废水(农田灌溉和土地处理)、固体废弃物、油库泄漏或农药的使用等。污染物质:农药、石油类、氨、重金属等。易降解的污染物在土壤中会被逐渐分解,而难降解物质和重金属等会在土壤中停留和积累,甚至进入地下水中。土壤污染的后果:(1)改变土壤的性质,破坏土壤生态系统;(2)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迁移或进入水体,危害人类健康;(3)各种病原微生物可能通过各种途径传播。2.土壤修复土壤生物修复是利用土壤中的天然微生物或人为加入特定菌株,使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加快降解和转化的速度,使土壤恢复其天然功能。有关污染环境的修复(生物修复),是目前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