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渊泊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王渊泊开题报告.doc

王渊泊开题报告.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设计题目全面质量管理在长兴公司的应用选题方向论文学生姓名王渊泊专业工业工程年级、班级09级1班选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和基本内容选题来源:社会生产实践选题目的:对比对照长兴公司多品种氧化铝产品质量的状况以及国际国内多品种氧化铝行业的现状和改进趋势,分析了长兴公司多品种氧化铝质量管理改进的方案,通过实施完善组织机构,转变经营策略,实施质量目标管理,完善检验体系,完善长兴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拓展质量管理内涵,从而全面提高长兴公司多品种氧化铝的质量管理水平。在长兴公司多品种氧化铝质量管理改进方案的实施中,运用理论知识,建立了不同的模型(质量管理应遵循的原则、质量改进内容、QC小组活动、“6S’’精细化的质量管理、实施质量可视化管理等)。并结合这些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长兴公司多品种氧化铝质量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强调用户至上的理念;从质量管理的过程和质量形成手段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需要改进的内容和进行新的目标。通过引入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确保了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使制度化管理落到实处,形成全员参与、全面控制、高效运转、不断改进的管理体系。确立了“职责明确"、“过程控制"、“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树立和实践了“以客户为中心”的质量理念,并对长兴公司质量文化的创建进行了探索,使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选题意义:河南长兴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兴公司)主要产品是多品种氧化铝,它广泛地应用于陶瓷、耐火材料、医药化工、填充材料、绝缘材料等各个领域,用途十分广泛。目前长兴公司多品种氧化铝年产量在1000吨左右,随着市场的扩大,产品的质量问题和客户的质量反馈也明显增加,质量索赔事件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分析研究长兴公司多品种氧化铝的质量管理现状,健全和完善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研究在长兴公司导入IS09000体系,并在体系运行的基础上,采用新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提升长兴公司质量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基本内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企业质量管理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差距和不足,借鉴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结合长兴公司多品种氧化铝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在现有质量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导入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新的手段和方法,健全和完善长兴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首先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方法,以及研究框架等。其次基于IS09001标准的质量评价体系有关理论综述,介绍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IS09001标准的核心管理思想、核心标准和八项管理原则,以及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PDCA循环、QC小组活动、精细化管理、目标管理等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为长兴公司质量管理现状分析,介绍了长兴公司概况、生产工艺特点、行业状况、外部环境,对原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经营策略、组织结构、人员结构、技术规程、激励奖惩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长兴公司质量管理改进方案的实施,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应用PDCA模型、QC小组,组活动等质量管理工具,实施质量目标管理、6S精细化管理和可视化质量管理,并通过建立IS0000质量管理体系,按照质量体系的运行要求,通过内部的自我评审和管理评审,以及外部每年监督审核,对公司质量目标、方针、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现状以及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按照持续改进原则,针对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管理方法不断完善提高。并对创建具有长兴公司特色的质量文化进行了探讨。最后是结论与展望,介绍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并提出展望。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外研究现状: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费根堡姆在他的著作《全面质量管理》中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组成为种有效的体系。”此后,全面质量管理在美国取得显著的成就,并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和传播。在此过程中,朱兰等为之做出了不朽的功绩。由于中国过去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科学化管理无从谈起。伴随着经济转型,制造业也在市场化经济后陷入困境,管理落后严重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在中国加入WTO后,随着金融开放时间的曰益临近,制造业如何应对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是摆在中国制造管理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它已被全世界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等同采用为国家标准,并广泛用于工业、经济和政府的管理领域,有五十多个国家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世界各国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的互认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互认制度也在广泛范围内得以建立和实施。国内研究现状:解放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