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方法与过程:抓住伊林娜的情绪变化的确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抓住描写伊林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文重点:告诉人们实践出真知。感情朗读训练点:全文。读说结合训练点: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什么?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小朋友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机评价。)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伊琳娜”,生读)。伊琳娜遇到疑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轻声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大意。2、自主识字。借助拼音识字,选择恰当的方法记字,把记不住的字标出来。3、合作识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已经记住的生字。讨论:不好记的生字怎样记?4、全班交流。小黑板出示生词,指名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纠正字音。还有哪些字记不住?5、引导:做游戏“原来是这样”,激发识字兴趣。如:原来把“慢”的“忄”换成“氵”就是“漫”;原来“琳”、“娜”都是形声字呀……6、学生再次观察难记的字,发现规律。抽读生词,检查识记生字的情况。小结:只要仔细观察,再难的字都能找出记的好方法来。以后小朋友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游戏来记生字。7、指名分段读课文。认真听,注意别人有什么优点值得学习,有什么不足需要提醒。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2、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口头扩词。3、指导生字书写。“我教你写”你认为哪些生字难写?对于同学提出的难写的字,你怎样教大家写好?(发挥学生主动性,互教生字书写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规律)4、书写生字,互评互改。四、学生写字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人类都有两件宝贝,知道是什么吗?(双手和大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动手做做看。(板书课题)二、展示成果。1.读生字。2、读课文。3、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三、精读感悟、读说结合。(一)自读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读课文。(二)读文质疑1、指名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2、默读课文,画出伊林娜情绪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教师梳理问题:伊林娜的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3、以小组为单位读书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顺着伊琳娜情绪波动的原因探究读文,不仅能较好地朗读课文,更有利于使学生感悟到伊琳娜是亲手实验后才发现了科学家的话是不对的,更便于学生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三)交流伊林娜为什么生气?1、小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组内其他成员补充。2、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1)“哄骗”是什么意思?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2)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3)练习读这句话,教师进行指导,注意反问的语气。3、指名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①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②反复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4、指导朗读: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5、学生谈谈自己实验后的感受。【亲自动手实验,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伊林娜生气的原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做做看,积极参与实践的意识。】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本课主要告诉人们不要迷信权威、要勇于实践。2、从课外书或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3、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再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4、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从课内走向课外,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强化学生不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五、写字指导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2、班级交流展示,对于写得好得同学奖励一面小红旗。六、作业:1、朗读课文,收集科学家的故事。2、书写生字板书设计:13、动手做做看问题实验结论教学反思: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2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部首查字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加强语言积累,增强语感,提高阅读能力。3.培养语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