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2 【高中历史课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必修2《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2 【高中历史课件】.doc

高中历史必修2《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2【高中历史课件】.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节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导言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商业经济和城市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是亘古不变还是流变纷呈?在“以农立国”的农耕时代,它们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还是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去探究商业、城市发展、繁荣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历代统治者因对商业不同的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后果。商业?课标:商业发展的概貌、特征?原因:农业手工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概貌:1、起源于夏、商,春秋战国前官府控制2、春秋战国后,私营崛起(周流天下)3、汉唐:抑商政策,发展缓慢(?)4、宋辽金元:新发展,打破市坊制度:重心东进南移;纸币出现;对外贸易陆路转为海路5、明清:重大变化—商品经济发展,市场扩大繁荣;闭关锁国政策商业贸易作为社会经济现象的一个方面,与工农业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进步。历史上的包括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等方面。————————古代商业的活跃“商人”的起源:商王朝覆灭后,商族人成了周朝奴隶。武王把殷商遗民分给各诸候国,由于商族原是贵族,养尊处优,身无长技,一下变为贱民,又被剥夺了土地和特权,无力赡养家眷,只好走南闯北劳碌奔波,以做买卖为主要职业。周族人重视农业,鄙视生意人,认为买卖只是借交易获取别人劳动的成果,是士农工商最后一等。在周人的心目中,做买卖的人就是商人,这就是中国称生意人为“商人”的缘由。“商业”、“商品”、“商旅”诸词也都由此而来一古代中国的商运(1)汉代:汉代商运活跃。《四民月令》中的记载反映了乡村商业活动的活跃,虽然没有提到专门的市场,但已存在农副产品的季节性买卖。“四民”指士、农、工、商。(2)唐代商旅往来频繁。(3)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和北非地区。(4)明代,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其中,晋商与徽商的势力最为强大。古楼兰遗址边城暮雨燕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张籍《凉州词》楼兰古城遗址我国瓷器在唐代中期即开始向外输出,时间持续千余年,从而形成了“海上陶瓷之路”。一八五三年在南非卓湾捞出一批瓷器,其中就有元代德化的白釉瓷。这些瓷器现存放在大英博物馆。近年来,埃及、肯尼亚也出土了许多从中国福建输入的德化窑白瓷。二“市”的发展城市的由来: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古代中国的“市”有一个逐渐成熟完备的发展过程。?(1)据说西汉都城长安,有正式的“市”9处,右图是汉代“长安市长”印。请指出“市”和“市长”的含义。?(2)宋代的“市”有何重大发展??(3)历史学习与研究,离不开史料。比如绘画,就是一种很好的史料,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有助于我们了解宋代的“市”。如果要了解古代中国的“市”,你认为除了绘画外,还有哪些类型的史料?问题与思考三商业都市(1)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经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2)汉代的都市也因为商业的集中,出现了繁荣景象。王莽曾在长安和“五都”,即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以繁荣的“市”为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3)南北朝时期出现的著名商业都市,有建康、山阴、襄阳、郢州、交州。(4)唐代除了长安、洛阳最为繁盛,广陵也是“雄富冠天下”。(5)宋代都市商业繁盛。夜市三更结束,五更又开晓市,此外还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6)清代繁华的都市有苏州、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自主迁移:?陆游《杂赋》诗“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宋代的草市()?A、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B、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C、政府对草市的行政管理加强?D、草市发展为乡村集市不同:唐代都城坊市布局严格分开,商业贸易受到官府的严格监视和控制,市场活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