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案前言一、教学内容知识范围:?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Windows2000)?计算机基本应用(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制作)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主编:柳青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堂讲授:主要讲授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第1—4、7—8章学时安排:课堂讲授:2学时/周/人、共13周、26学时上机实验:1学时/周/人、共11周?计算机基础知识(6学时)?计算机基本操作(8学时)?计算机基本应用(12学时)上机实验:《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指导》第1—2篇二、教学大纲:见附录三、考试成绩最终考试成绩由期中上机考试成绩(10%)、期末笔试成绩(60%)、期末上机考试成绩(30%)三部分组成(比例暂定)。期中上机考试成绩采用上机测试键盘指法形式(采用“金山打字通”软件)来给定。期末上机成绩由《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指导》第1—2章中所有实验的完成情况来给定。四、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要求1:基本要求:应知何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应用对社会有何影响、计算机系统有哪些部分组成、各种机型、各种名词术语(如多媒体、计算机病毒等)、了解计算机技术科普知识、了解计算机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2:目标:掌握计算机应用的能力是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基本目标。具体应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软件的使用能力、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等。3.学习方法的探讨:由于本课程涉及内容较多、教学时数较少,有些内容对初学者来说不容易理解,因此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中注意以下学习方法。(1)循序渐进:开始学习时,总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或难以掌握的操作过程,不必强求立即学会,也不必强求把遇到的所有名词都一一记住。可以在学完一节可一章内容之后再回过来温习,或者和他人讨论,以求有一个基本的了解。(2)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解了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之后,一定要设法亲手实践,以得到使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第一手经验,掌握要领并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3)遵循黑箱原理:实际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结构非常复杂,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必要全部了解及深究,而要着重了解计算机系统中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学习中可以把计算机看作为一个“黑箱”,把注意力集中在相关知识点道理的理解上。计算机基本知识[教学目的]掌握有关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1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及应用1.1.1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应用1.2计算机系统概述1.2.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1.2.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2.3微型机的硬件系统1.2.3.1中央处理器1.2.3.2内存储器1.2.3.3外存储器1.2.3.4输入设备1.2.3.5输出设备1.2.4微型机的软件系统1.2.4.1软件的概念及其分类1.2.4.2计算机语言与语言处理程序1.2.5微型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与多媒体计算机的配置1.2.5.1微型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2.5.2多媒体计算机的配置1.3信息的存储与编码1.3.1信息的存储单位1.3.2常用的信息编码1.3.2.1ASCII码1.3.2.2汉字编码1.4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1.4.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1.4.2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清除1.4.3计算机病毒的防范1.5多媒体技术1.5.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1.5.2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1.5.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学重点]本章重点是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正确理解;正确认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软件的概念及其分类;程序设计语言及语言处理程序;计算机中信息的各类编码。[教学难点]程序设计语言及语言处理程序;计算机中信息的各类编码。[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分类及应用;理解一般计算机的系统组成;理解微型机的系统组成;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理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及其分类;理解程序设计语言及语言处理程序;了解微型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概念;掌握计算机中信息存储计量单位的换算;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各类编码;了解计算机的病毒及其防治;理解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教学时数]6学时1.1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一、计算机的诞生(1页)第一台计算机于1946年2月诞生于美国,取名为ENIAC(即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读做: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它是一个由近18000多个电子管组成的重达三十多吨的庞然大物,运算速度约5000次/秒的基本运算。其主要缺陷为不能进行程序储存。二、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