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5年(2010-2014)发展规划.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5年(2010-2014)发展规划.pdf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5年(2010-2014)发展规划.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城展翅跻身前列----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五年(2010—2014年)发展规划前言经过五年的起步发展,我院实现了“千亩校园,万人规模”的宏大目标,形成了初步的学科专业结构框架,实施了相适应的教学设施建设和校园建设,建立了基本的教师队伍、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并在实践和总结提高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规章制度。尽管经过五年的规模发展,我院各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步,为学院的进一步规范发展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但面对新的形势,对比兄弟院校,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较为薄弱。优势学科就应有优势的教师、优势的教学、优势的教学与实验设施;特色学科就应是唯我独有、唯我独长。而我院在这个核心问题上显得优势不太明显、亮点也不太亮。第二、队伍素质急待提高。队伍素质应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就教师队伍而言,学术大师、骨干教师太少;就干部队伍而言,距离既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规范,又能精通高教、教学和管理、以及潜心服务、强烈的敬业精神的要求相差较大。我国在完成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进而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之时,国务院主持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部署21世纪教育发展战略宏图。湖北省建设“中部崛起”的目标以及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的实施,将极大地加快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城市化发展步伐,为我们全省高等学校提出了光荣而又具重大挑战性的历史使命。面对国家和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面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为加快我院建设与发展步伐,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成功实现由规模发展向规范发展的过渡,特制定本发展规划。一、办学定位学院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学科专业优势,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形成以工程技术、资源勘查、珠宝艺术类专业为特色的工、管、文、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快速步入中国现代大学的教学型本科院校行列。学院要继承并发扬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紧密结合北方投资公司的“激情、创新、速度;忠诚、敬业、责任”现代文化与理念。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过程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办学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教育质量的内涵发展,创建特色品牌专业。以科学协调与持续发展为主线,着力于学院的规范管理,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把广大教职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与学校长远建设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学院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三、基本发展思路(一)育人为本全面发展为实现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科技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职业素质。使广大学生学会认知、学会与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二)加强应用型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新办大学发挥后发优势,实施赶超战略,争取后来居上的成功之路,也是实力不强的新型大学扬长避短,走向强大的必然选择。确立我院办学的应用型特色和学科专业特色,符合我院长远发展要求。我们要坚持应用型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特色的方针,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设计、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与课程结构改革、师资队伍素质和水平提高以及学校文化与精神建设等方面注重贯穿应用型特色,积极参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为地区的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三)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武汉和中东部地区是我院事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武汉优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与环境资源,积极寻求政府部门对我院办学的支持,争取武汉市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对我院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关心和支持,为我院改革和发展创造有利的地方环境;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主动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通过技术合作、管理咨询、开设各种培训课程等方式,以优质的服务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四、主要目标五年规划期间,我院各项事业发展要上一个新台阶。办学规模继续适当发展,到2014年末全日制在校生稳定在1.3-1.5万人;顺利通过湖北省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和教育部的教学工作专项评估及验收,并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完成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重组,形成办学特色,打造2-3个院级重点培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有重大进展,总体质量要有显著提高;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建设,形成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