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幼儿园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经典幼儿园数学教案.docx

经典幼儿园数学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经典幼儿园数学教案教案使教师能够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想知道如何写出优秀的经典幼儿园数学教案吗?这里为大家分享经典幼儿园数学教案,快来学习吧!经典幼儿园数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2、巩固幼儿对已学几何图形的认识,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3、诱发孩子们学习图形的兴趣。活动准备材料准备:若干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卡片。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认识梯形宝宝的兴趣。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中五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它长着长长的耳朵,喜欢吃胡萝卜……(出示兔子)。师:兔宝宝想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她的&39;家参观,小朋友想看看兔宝宝的家是什么样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巩固对已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师:原来兔宝宝的家是由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几何图形吧。(重点突出梯形)3、导入新图形(梯形)师:(出示梯形卡片)小朋友们都仔细观察一下梯形有什么特征?(上短下长;上下两边平平的,有四个角,不一样大。旁边的两条边斜斜的像滑梯)小结:上面的边短,下面的边长,上下两条边是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是斜斜的,这个像梯子和滑梯的图形,名字叫--梯形。师:小朋友们认识了梯形宝宝可梯形宝宝说我还有两个小伙伴呢?(出示直角梯形)它旁边的一条边是斜斜的,另一条边是直直的(出示等腰梯形)请一个幼儿用纸条来量量它的两条斜边,发现一样长的特点。4、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并巩固新知。做练习(练习本)游戏活动:大拼图(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卡片),请四个幼儿上来拼出梯形。延伸活动:请幼儿在实际生活环境中寻找梯形物品。经典幼儿园数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能感知5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5。2、培养幼儿数数的兴趣,感受数数的方法。活动准备1、图片2、操作纸、垫板、笔。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了解幼儿数数的能力。经常听小朋友们数数,你最多能数到几?过渡:你们能数到很大的数字,数数的正确性怎样。二、数数游戏,发现数正确的方法。1、幼儿取出操作纸,理解纸上的要求,知道要数的几样东西。2交代规则并观察幼儿的操作。3、图上的蔬菜各有多少?小结:数正确应该按顺序。4、过渡,出示图片。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样东西?认识这些东西吗?5、观察图片上蔬菜的数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解决问题的方式,发现数正确的一些方法。6、认识数字“5”像什么?表示几样东西?1。出示5只小象有几只?它们非常注意营养的搭配样样蔬菜都要吃。今天早上小象要吃土豆,(出示图片)小朋友来数数土豆有几个?土豆有4个。小象有5只怎么办?咱们来用0增画蔬菜。以此来添画其他的蔬菜。三、发操作纸,幼儿来增画。1、4添1就是52、找找5的东西,也可以数其它东西的数量。经典幼儿园数学教案篇3【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许多物体(图形)可以分成二等分、四等分,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探索图形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活动准备】幼儿常见的各种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剪刀、与教学相关的PPT、魔术袋一个。【活动过程】1、讲述故事,利用故事引入、随故事内容出示PPT。讲完故事设计问题:羊村长和喜羊羊分蛋糕,两个人一样多,怎么分?2、指名让4-5名幼儿进行操作,并把操作结果展示在黑板上。3、请全体幼儿参与进行二等分。(1)教师出示“魔术袋”,引起幼儿兴趣。每组选一个代表到口袋里摸图形,摸到什么图形,那组就对什么图形进行二等分。(2)幼儿尝试进行二等分。(3)每组选代表说说怎么分?如何验证?4、比较、理解二等分的意义。选出上述幼儿二等分的作品为范例,引导幼儿比较理解二等分的意义。教师小结:我们把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小的两部分就叫二等分。5、在二等分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1)PPT上出现美羊羊和懒洋洋,请幼儿思考:这时有四个人,应该怎样分蛋糕?(2)提问:什么叫四等分?(3)小组讨论:怎么在原来二等分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每组至少讨论两种方法?(4)幼儿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操作。(5)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6)提问:你是怎样进行四等分的?请幼儿在图形上画一画。6、活动延伸:出示不规则橡皮泥,这个可以进行二等分、四等分吗?经典幼儿园数学教案篇4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并掌握8的组成与分解。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品质,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教学过程:一、复习“7”形式引入8的组成.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啊?生:7.师:那我们一起用拍手游戏来回忆一下好吗?生:好.师:我拍1呀~~~生:我拍6………(类推)二、学习“8”1.故事导入8的组成: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