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福建师范大学2003级网络教育英语专升本毕业论文福建宁德第七教学中心王海银[摘要]国家教育部为适应现代英语教育形势的需要,出台了新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几年过去了,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情况如何?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滞后、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对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普遍感到吃力。随后,根据教学期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本人的见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高中英语教学现状的改进有所帮助。[关键词]我国新阶段中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着片面、急功近利的现象。其表现在:课程基本依从教师决定;教师具有权威性,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机会;嘲笑学生的态度没有改变;教师的固执使得学生不敢表示异议;以成绩为主,忽视新发现,只重单一标准答案的寻求;学生不敢有不同于风俗习惯的“反常”表现;满堂灌的课堂不予学生思考的空间;题海战术还是必然;加之教师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基础知识积累不够等等。然而,现行新编高中英语教材体现了现代语言教学思想,是我国教育改革在教材方面的成果。外语教师为新教材的实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同时教研部门也做了大量培训工作,开展了多形式、多渠道的教研、教改活动。这些工作的开展为高中英语教学带来可喜的成果,由此教师的教学思想有了提高,“发展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等观点开始并越来越多地被接受,从而促进了新教材的顺利实施。多数教师能够灵活驾驭、处理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学生在交际情境中学习语言,开始显得主动、轻松,兴趣得到激发,积极性得到提高,个别化学习也得到加强。在肯定教学效果的同时,也看到了存在的教学问题。通过听课教研等实践活动,笔者认为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没有注意高中生的特点高中生具有思想敏捷,眼界开阔,富有朝气,重视个人的权利,个性化更加突出的新特点,且思维具有更强的预见性。他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得更深刻,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思维的完整结构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可是部分教师忽视了高中生的这些特点在英语新教材的教学中还是停留在单纯的原始英语教学上,没有结合新教材选择适合高中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在沉闷中学习英语。二、部分教师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教材的教学,其教学思想跟不上教材思路,仍存在捧着新教材上的是老模式的教学现象。部分教师把较多的时间放在语言点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上,留给学生的活动时间相对减少,忽视了实际能力的培养,结构与功能两者之间的比重掌握不好。在教学方法上,被动多于主动,灌输多于启发,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听、记、背、练的苦学之中;重视对现有结论的记忆,而忽视学习的过程;重视教学的严格划一,而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创造才能。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自主发展与独立人格意识的形成。三、部分教师分析教材的能力、思路不够明确对课堂模式和教学方法产生误区。教学中虽致力于知识与能力并重,但教师总感到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够系统,能力发展得不够显著。有的教师把对话课上成阅读课,不懂得如何根据不同的课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交际能力,课堂教学步骤层次不够清楚。四、部分教师的文化素质、语言水平和教学水平亟待提高。新课程的内容涉及面广,西方文化色彩较强,而教师本身的这类文化素质不够,不能满足现代高中生英语学习的需要。当前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总体上明显滞后是产生教学问题的主要根源。然而,仍有不少教师迟迟不得要领,其中有的教师英语功底太弱,无法驾驭新教材的教学;还有的教师则认为: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都要“讲明白”。在这些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能力被忽视,语言实践机会被剥夺,情感得不到激励,智力得不到开发,听说训练只走过场,对话、阅读上成统一模式。但最后发现,内容“太多”讲不完,便有了“教材内容太多”的感慨。可以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的心态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复杂和矛盾,教学效果的差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显著。并且部分教师至今在课堂上仍基本用汉语授课;有的语音不准确,语调欠纯正;有的口语较差,语法错误较多,课堂语言单调贫乏,不能很好地胜任课堂语言交际活动的顾问和组织者的角色,以致无法创设一种“逼真的”交际环境。五、.教师一方面认为教材编得好,另一方面却感到难以驾驭。教师教学总是紧张匆忙,许多学校甚至舍弃了听力训练和阅读训练等,增加课时已是普遍现象。而有些教师又认为交际教学反对教语法,学生只要能听会说就行,因而忽略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课堂教学看上去热热闹闹,但实际教学却收效甚微。的确,使用新教材以后,多数学生的听、说能力确有提高,但同时应看到,有些学生的读、写能力有所下降,准确性差,单词拼写错误百出,语法错误五花八门,结果又出现了“文盲英语”。六、多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