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发展历程.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4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pptx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田蚡西汉哲学家、思想家,今文经学大师。汉代著名的史学家刘向把他比之为姜太公和伊尹,认为其功业远远胜过管仲和晏婴。授业图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喜气也,故生;秋,怒气也,故杀;夏,乐气也,故养;冬,哀气也,故藏;四者,天人同有之,有其理而一用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使喜怒必当义而出,如寒暑之必当其时乃发也,使德之厚于刑也,如阳之多于阴也。──《春秋繁露·阴阳义》思考:如何评价汉代新儒学(独尊儒术)?1、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A.“春秋大一统”思想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1、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A.“春秋大一统”思想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2、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①举贤良对策②重用文学儒者③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①举贤良对策②重用文学儒者③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①崇法反儒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③毁灭文化④加强思想控制(2000年津赣卷)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①崇法反儒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③毁灭文化④加强思想控制(2000年津赣卷)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A.儒家主张B.墨家主张C.道家主张D.法家主张4.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A.儒家主张B.墨家主张C.道家主张D.法家主张5.儒学到了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A.人定胜天B.无为而治C.君权神授D.仁政思想5.儒学到了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A.人定胜天B.无为而治C.君权神授D.仁政思想6.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C.性善论D.大一统6.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C.性善论(ks5u)D.大一统7.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的形成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A.②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7.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的形成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A.②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