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开明中学高三历史周练三十(必三第一单元).doc
上传人:雨星****萌娃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苏省开明中学高三历史周练三十(必三第一单元).doc

江苏省开明中学高三历史周练三十(必三第一单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开明中学高三历史周练三十(必修三第一单元)一、选择题1.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在儒家学派看来,主要是因为商人A.不读儒学,文化浅薄B.忙于经商,行为粗疏C.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D.行为有违“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2.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其中被一些学者称为“专制君主参谋集团”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3.某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又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位思想家应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4.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5.荀子曰:“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洙赏而不类,则下疑,俗俭(险)而百姓不一。”这表明荀子主张A.先义后利B教化百姓C严刑苛法D礼法并用6.最能体现“在中国古代城市管理法律制度中,礼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观点的是A.“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B.“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C.“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D.有“穿墙而出秽污之物于街巷者,笞四十,出水者勿论。”7.《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8.朱元璋读《孟子》时说,此老如活到今日,也应该杀头。他下令将《孟子》大量删减。下列句子,被删掉的应该是A.“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C.“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D.“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10.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立以礼人法,以法护法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11.汉书·元帝纪》载:宣帝曾经训斥太子与儒士们的关系过于密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宣帝所说的“自有制度”的实质是A.仁政爱民B.无为而治C.严刑竣法D.儒表法里12.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A.女权意识的觉醒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C.商品经济的发展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13.南宋的乾道年间,岳麓书院达到鼎盛时期。书院的指导思想是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在教学方面,提出“循序渐进”,“学思并进"、“慎思审择”等原则,由此可知A.该书院的理念倾向朱熹的理学B.该书院受陆九渊的影响最大C.该书院的宗旨有与朝廷对抗的内容D.该书院的教学方法完全独创14.“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致良知15.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称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那么他们最大的分歧是A.朱熹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强调“心”是宇宙的本源B.“天理”是不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南昌市城雕·鹅湖之会C.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D.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16.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