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周练三.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三历史周练三.doc

高三历史周练三.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高三历史周练三编订:汤海涛审核:丁有正2009-2-26(说明:试卷分为第Ⅰ、第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卷,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卷。本试卷总分12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的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2.明朝冯梦龙在《三言两拍》里有很多关于社会现象的描写,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杨八志(陕西商人)与李氏商议道:“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渐消乏。祖上原在闽、广为商,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不知娘子意下如何?”该材料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八股取士扼杀人才C.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D.长途贩运发展3.明清时期,在京杭运河沿岸出现了许多山陕会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会馆是政府设立的管理商业贸易的场所B.会馆的出现是各地政府重视商业贸易的体现C.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交际的重要场所D.只有在运河沿岸政府才准许设立这样的会馆“4.清代著名思想家戴震曾说:“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者,死于理,其谁怜之”,该思想受到“五〃四”以来激进派的追捧。据此推测正确的是A.作者不赞同“存天理,灭人欲”思想B.作者本人主张“依法治国”C.五四运动中追捧此思想的原因是它比较符合白话文的写法D.作者支持朱熹的思想主张5.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的最大特点是A.自下而上选拔人才B.奠定了王朝繁盛的基础C.手段和方法完善、公平D.注重官员的品德素养6.19世纪末,“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命名。原名胡洪骍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这反映了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7.自1902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更名为“茂新”面粉厂。1905年又设立振新纱厂,1914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从中看出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是①“一战”期间发展迅速②官僚资本控制民族工业③行业多集中于面粉、纺织等轻工业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8.下表列举出的是近代上海租界的生活情形。服装类型西装、长袍马褂等交通工具电车、汽车、马车等住宅风格洋楼、里弄等通讯方式电话、电报、邮传等对这些生活情形解释不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后中国由闭关走向开放B.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碰撞C.中国日益文明富强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9.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10.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重大意义,共同之处是A.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B.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C.肃清了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D.确立了资产阶级思想的统治地位211.下列各项主张中,与洋务派的实践活动相一致的是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C.“设议院,大用之则大效,小用之则小效”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12.著名中共党史专家杨奎松教授认为发动大跃进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一个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这种“民族悲情意识”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政权B.近两百年来国家积弱受人欺凌C.中苏关系的公开破裂D.中国的统一大业尚待完成1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