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国牧区水利发展规划概况全国牧区概况根据各地自然地理特征、草原类型和水土资源条件,全国牧区划分为六个大区,分别为:东北牧区、内蒙古高原牧区、蒙甘宁牧区、川滇牧区、新疆牧区和青藏高原牧区。(一)地形地貌牧区地形地貌复杂,以高原、丘陵山地和沙漠为主,其中高原面积约占58%,丘陵山地约占23%,沙漠和沙地约占18.6%。贺兰山以西为巨大的内陆盆地,腹地分布有大面积的沙漠和沙地;以东则为广袤的内蒙古高原和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东北牧区海拔100-1600m,自西向东从低山丘陵向平原过渡,区内河网较发育,多湖泊、沼泽地,平原区草原植被较好,低山丘陵区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较差,区内有呼伦贝尔沙地和科尔沁沙地。内蒙古高原牧区海拔500-2000m,地势南高北低,呈缓坡状起伏,境内河网甚少,多为内陆河,分布有浑善达克沙地、乌珠穆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蒙甘宁牧区海拔1000-3500m,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主要地貌单元有阿拉善高原、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川滇牧区海拔800-5000m,以山丘区和高平原为主,水系发达,水低地高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新疆牧区地形地貌特征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自南向北分布有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三大山系,中间是塔里木和准噶尔两大盆地,盆地中央分别是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区域内各大山系现代冰川发育良好,是众多内陆河水系的主要补给源。青藏高原牧区海拔3000-5000m,高峰多在6000m以上,分布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祁连山等主要山系和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等内陆湖泊。境内水系发育,高山峡谷相间,中东部为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三江源区。(二)气候气象牧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大部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为温带、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较丰富、四季温差大、干旱少雨、蒸发强烈、风沙多,自然灾害频繁。牧区多年平均降水量335mm,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2%。东北牧区420mm以上,内蒙古高原牧区100-400mm,蒙甘宁牧区50-300mm,川滇牧区400-1100mm,新疆牧区100-200mm,青藏高原牧区280-500mm。牧区盆地及沙漠腹地的年降水量一般在10mm以下。降水年内分配不均,6-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干旱地区达80%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000-3000mm,多年平均气温-5-14℃,≥10℃积温5000-6500℃。蒙甘宁牧区西北风盛行,平均风速在3m/s以上,大风日155-200天,扬尘、扬沙和沙尘暴时有发生。(三)土壤牧区土壤主要有森林草原土壤(含黑钙土、黑土、灰钙土)、干草原土壤(含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高寒草原土壤(含黑毡土、冷钙土、寒漠土、冻土)、荒漠草原土壤(含灰漠土、灰棕土、棕漠土)及非地带性的风沙土和盐碱土等。森林草原土壤主要分布在东北牧区,约占牧区总土地面积的8%;干草原土壤主要分布在蒙甘宁牧区、内蒙古高原牧区的各大山体垂直地带,约占牧区总土地面积的17%;高寒草原土壤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牧区以及新疆牧区三大山系的上部,约占牧区总面积的25%;荒漠草原土壤主要分布在蒙甘宁牧区西部、新疆牧区和青藏高原牧区的三大盆地周边,约占牧区总土地面积的30%;风沙及盐碱土主要分布在风蚀严重的蒙甘宁牧区西部及其它牧区的沙漠周边地区,约占牧区总土地面积的17%。(四)河流水系牧区河流、湖泊较多,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水量偏小,南方水低地高,开发利用难度大。牧区水系可分为外流河和内陆河二大水系。外流河水系为松花江和辽河、海滦河、黄河、长江、西南诸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等河流的源头和中上游,水量较充沛,水质良好,流域总面积189.83万km2,占牧区土地面积的42.90%;多年平均径流量3989.00亿m3,约占牧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的81.00%。内陆河水系包括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青海、新疆、藏北等五大内陆河水系,流域总面积约252.53万km2,占牧区土地面积的57.10%;多年平均径流量936.60亿m3,占牧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的19.00%。内陆河多数是季节性河流,流量小,长度多为几十公里到二、三百公里,最长的塔里木河约2000km。牧区现代冰川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牧区及新疆牧区的高山地区,总面积5.08万km2,年融水量478.15亿m3,占全国冰川年融水量的74.50%。冰川冰雪融水是牧区河流的重要补给来源。牧区有湖泊6770多个,多分布在封闭、半封闭的内陆盆地中,以咸水湖和盐湖为主,总集水面积约4.00万km2;总蓄水量6248.27亿m3,占全国湖泊总蓄水量的85%以上。其中淡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