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财政支出总论第一节财政支出规模一、财政支出的内涵与外延(三)财政支出规模的量度指标2、相对指标:特定时期的财政支出绝对额与其他相关经济变量的比值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的比较:绝对指标比较直观,它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但它不能反映财政支出与国民经济其他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在进行理论分析时,人们通常更注重相对指标。如财政支出的总量分析(纵向和横向比较);财政支出结构分析;财政支出的效益分析。3、反映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三个指标(一)支出的扩张:纵横比较结论:●财政支出的比率呈上升趋势,只是有的时期升得快,有的时期升的慢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财政支出比率一直是上升的,而此后发达国家财政支出比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尽管如此,但不能说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会逆转。原因可能是因政策变动,更有可能是财政支出相对规模趋于上限。●经济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比率高,尤其是福利国家。(二)瓦格纳法则瓦格纳的解释三个问题(三)经济发展阶段论:“马-罗”政府民用支出公共选择增长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支出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的变化趋势,请结合中国财政体制演变来对这种趋势进行解释。改革开放以来湖北财政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变化趋势。三、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模型►基本结论:从上述三个函数关系式可以得出公共支出变化的四类原因:(1)对公共部门最终产品需求变化。(2)投入中间品多少,具体表现为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组合变化,取决于服务环境变化,(3)人口变化(4)投入品价格变化(一)需求因素——产出水平决定依据中位选民投票定理分析中间投票人的效用函数。MaxUi=Ψ(P,G),Pp+tBi≤Mit=eG/∑Bi(社会只有一个税收基础,一种税率)中间投票人需求函数构建:DGi=ΨGi(p,Bi,Mi,t,∑Bi)(p,Bi,Mi,∑Bi均为外生变量)D0i=Ø0i(t)讨论:哪些因素会导致需求曲线外移?(1)中间投票人的税基减少Bi(2)中间投票人的个人收入增加Mi(3)∑Bi社会总税基扩大导致税率(t)降低(4)另一物品相对价格变化对公用品需求量影响,即取决于他们是互补还是替代。(二)服务环境变化——公共支出水平决定公共支出水平决定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提供公共服务生产活动组合,而它又会随着服务环境变化而变化。服务环境:影响一定产出水平决定量所要求的社会资源和地理变量。(三)人口与财政支出(五)相对价格效应:鲍莫尔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支出的扩张:OECD第二节财政支出结构►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分析政府职能的变化二、按支出是否获得等价补偿分类●购买支出显示出政府配置资源的作用,对社会生产和就业产生直接影响。一方面它消耗了社会资源,成为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其规模的变动对社会经济总量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购买数量既定下,支出结构变动对资源配置结构产生影响。对经济效应具体表现为:挤出效应(含义)和拉动效应(含义)。同时对收入分配产生间接影响。●转移支出显示政府在公平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直接影响了收入分配的格局。同时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社会生产和就业(资源配置)也产生间接影响。三、按支出的用途分类四、按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各种分类方法之间的关系不同国家的支出结构第三节财政支出效益二、分析的基本方法与前面的思路相对应,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从宏观角度采用机会成本分析法二是从微观角度,针对不同的项目或方案不同效益形式采用不同分析法。(1)具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支出项目,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2)只有社会效益,且产品不能直接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采用“最低费用”分析法。(3)对于那些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且其经济效益难以计量,而产品可以部分或全部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采用“公共劳务收费”法。三、机会成本的分析●预算资金的机会成本:是指因这样一笔资金由私人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而导致私人部门效益损失。●预算决策效率的评估演变为同样一笔资金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使用所能达到的效益比较问题。●三种情况比较VG<VP,VG>VP,VG=VP四、成本-收益分析(二)现值与贴现率问题(三)成本-收益计量范围(四)收益与成本的估价五、最低费用选择法最低费用选择法是根据某项财政支出的目标制定若干不同支出方案,来选择确定其中费用开支最少的一个方案。如国防体系。六、公共劳务收费法是指对政府通过的公共支出为社会提供的某些公共服务项目采用适当收费办法,借以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益。如公路、医疗保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