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小班数学教案集锦9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小班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在自我探索中区分单双数.2.培养幼儿对数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数字卡片.身上印有数字的鱼卡片活动过程:一.小鱼游1.老师扮演鱼妈妈,小朋友做鱼宝宝,一起边游边念找朋友.2.每条鱼都找到了就把自己身上的数字贴在红色圆点上,没有找到朋友的就站在兰色圆点上.(出现单双数)二.小鱼找朋友1.每两个小朋友一组.分到十条鱼和1-10的数字卡片.2.请小朋友给他们找好朋友分类.3.幼儿探索,教师巡回指导.4.小结:2468的能找到好朋友,是双数,。13579没有好朋友的是单数.三.游戏:小鱼听指挥老师说到单数,小鱼睡觉;老师说双数小鱼游啊游(游戏进行若干次)四.送鱼宝宝回家1.是单数鱼的送到兰色家,是双数鱼的送到红的家.2.结束活动.活动反思:《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小班数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学习观察并找寻三角形、圆形和方形。2、愿意观察、比较,体验发现的快乐。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了圆形、方形。(事先了解过,幼儿已具备认识这两种形状的经验)2、材料准备:黑板、每人三根长度不一的小棒;小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大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各一张。指导要点1、活动重点: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2、活动难点:能按要求操作,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匹配。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通过摆弄、观察、比较感知三角形的特征。活动过程1、操作探索,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1)三点连线变三角形。在黑板上画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老师扮魔术师:“我是神奇的魔术师,我能变出很多很多的东西,看我变变变。”将三个点用直线连起来:”看我变出一个图形。’(2)摆图形师:给你们每人三根小棒,看看能不能变出像魔术师一样的图形。幼儿自由摆弄、操作。问题:大部分的幼儿并不能拼出三角形,面对三根小棒更多的茫然,需要老师帮忙才能拼出来,并且三根棒子的长度是一致的。(3)数一数。让幼儿数一数摆出来的图形有几个角,并总结: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问题:个别幼儿对角的概念还不能理解。2、感知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师:请你仔细看看,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请你指出来。用幻灯片的形式将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用过的三角形状的东西展示出来:如屋顶、彩旗、圣诞帽、三角形蛋糕等。在这个环节,幼儿比较感兴趣,并且运用到自己生活经验说出了他们看到的三角形物品,但由于年龄尚小,经验不足中大班丰富,因此回答的也比较有限。师:你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三角形?小结: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3、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匹配。游戏1:看到图形,幼儿进入相应的圈中。师:小朋友,看看地上有哪些图形?(圆形、方形、三角形)现在请看看老师手上是哪个图形,你们就进入它一样的图形中去,好吗?评价:幼儿在认识这三种形状的基础上去玩这个游戏,才能玩得开心,幼儿的情绪很投入,能够很快的反应老师的指令跑到相应的圈中。游戏2:听口令找图形师:我的本领可大了,还能变出其他的图形,看我变变变。逐一出示大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将小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图卡四散放在地上,幼儿听指令取图卡。小结:这个环节,幼儿的秩序有些混乱,很多幼儿没有听清楚老师的指令,就去取图卡,为了速度,随手乱抓。游戏小结:(1)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将图形送回家的?(2)启发幼儿说出圆形是圆的;方形是方的;三角形是三个角的`。评价要素1、幼儿是否能在活动感知到三角形的特征。2、从幼儿找出圆形、方形、三角形的途径和方法上进行评价。活动建议在活动区投放圆形、三角形、方形所组成的物品。活动反思:本节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孩子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分辨吃圆形、方形、三角形。幼儿在课前对圆形、方形两种图形已经有认识的经验,因而分辨三种图形的能力还是比较好的。在游戏环节,显然孩子体现了天性,玩得很开心,并且在游戏中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了解。同时,活动也存在着以下不足:1、摆图形环节,教师给幼儿提供的教具没有难度。教师要求幼儿用三根长度不一的棒子拼出三角形,但实际上提供的棒子长度都是一样的,这对能力强的幼儿来说不具难度。2、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三角形,缺乏实物,这样孩子就不能进一步感知三角形。3、游戏环